医院资讯

医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资讯 > 医院新闻 > 正文

省抗疫表彰大会,罗湖医院集团的TA们上榜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27日 08:35    作者:     来源:     点击:

10月21日下午,广东省举办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深圳有100人获评“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30个集体获评“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14名党员获评“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9个党组织获评“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其中

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实验室

获评“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罗湖医院集团罗湖人民医院彭绵

获评“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

罗湖医院集团罗湖中医院杨艳

获评“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深圳卫生健康系统获奖个人和获奖集体代表

▲罗湖医院集团罗湖人民医院彭绵(左一) 罗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书记、主任陈伟红(左二) 罗湖医院集团副院长、医学检验实验室主任张秀明(右二) 罗湖医院集团罗湖中医院杨艳(右一)一同在会场合影

他们究竟有哪些“硬核”本领?

一起走近他们

了解荣誉背后的故事

”战斗天团“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实验室

核酸检测量为全省公立医疗机构第一

新冠肺炎“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核酸检测,尤其是及时发现无症状感染者,避免聚集性感染,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实验室就是深圳市首批开展新冠核酸检测的实验室之一。

●2月起,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实验室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为深圳市近200家企事业、医院提供上门采样检测服务

●3月起,助力境外输入防范,开展入境人员核酸检测

● 4月起,助力师生复学复课,三天内共为复课师生完成核酸检测22174例

●8月14日,一名曾在深圳罗湖区水贝IBC大厦盒马鲜生超市工作的女推销员,回到老家汕尾陆丰后被确诊新冠肺炎,震动了全省。罗湖区成为陆丰之外的另一个“震中”,以超市所在大厦为中心,层层往外排查,全市为此共测了74 .3万份核酸。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实验室在其中担起了重任,日最高检测量达到18025例。

为尽快完成检测,减少患者、临床科室的等待时间,他们常常连续6小时不吃不喝,不上洗手间,汗再流、口再渴都忍着,脸上、手上常常是一道道深深的红色勒痕。

实验室除了服务罗湖区之外,还为福田、宝安、南山、龙岗、坪山等提供核酸检测工作,为深圳抗疫提供了专业支撑和技术保障。在医改之前,这对罗湖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没有罗湖医改,就没有检验中心如今的强劲战斗力。”罗湖医院集团副院长、医学检验中心主任张秀明说。

截止10月22日早上08:00,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实验室共收到核酸样本1281556,其中实验室检测973266例,核酸检测总量为广东省公立医疗机构第一。

平均年龄只有35岁

获评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

近5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32项

在复旦大学《2019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

检验医学排名中

他们位居华南第十、深圳第一

......

这样一个“王牌科室”是怎么炼成的?

集医、教、研、用于一身

2015年8月,作为罗湖医改医联体建设的重要一步,罗湖医院集团整合罗湖区公立医疗机构的检测部门,成立了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

2019年4月,医学检验中心经广东省卫健委批准成为罗湖区政府主导、罗湖医院集团监管、非独立法人的独立医疗机构,是政府主办的公立第三方检验机构,可以接受别的医疗机构委托的样本检测。

宣传策划组 刘玉文 摄

2019年5月31日,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实验室正式开业,其前身是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

宣传策划组 刘玉文 摄

这个实验室是罗湖医院集团6大资源共享中心之一,是广东省医疗安全协会检验医学分会主委单位,是深圳市“三名工程”府伟灵教授检验医学团队依托科室。其拥有近5000平方米的面积,是一所集医、教、研、用于一身的大型、综合型、现代化、研究型医学实验室。

宣传策划组 刘玉文 摄

目前,医学检验中心拥有标准化的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2个,全自动升华免疫分析流水线3条;质谱分析仪6台,全自动荧光定量PCR扩增仪13台,全自动核酸提取扩增一体机3台。员工130名,博士12名,硕士15名,本科以上学历占所有员工的92%以上,平均年龄35岁。

五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32项

硬件设备领先,医学检验中心的软实力同样不可小觑。

2016年,成功引进深圳市“三名工程”项目“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府伟灵教授检验医学团队”;2017年被评为罗湖区医学重点专科;2019年1月,临床基因扩增(PCR)检验实验室顺利通过广东省卫健委的复审技术验收,检验项目由首次通过的1项增加到23项。

2017年以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项、深圳市科创委基础研究项目3项、深圳市卫建委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16篇,获发明专利和软件版权证书4项。

同时,中心承担汕头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新乡医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广东医科大学、汕头大学医学院等学校检验医学教学及实习生临床带教任务。科研和教学水平获得了社会和同行的好评和广泛认可。

2019年10月,实验室通过了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专用要求》国际标准认可,认可领域内的检验结果可以得到全球互认。

近5年,中心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32项,其中包括肿瘤个体化精准诊断技术、临床检验标准化技术等。

检验医学华南地区排行第十

为深圳第一

2019年11月,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了复旦版《2018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和《2018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和综合排行榜》。在华南地区检验医学排行榜中,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排名第十,深圳市排名第一。

宣传策划组 刘玉文 摄

实力得到认可,软硬件配置充备完善,为实验室承接核酸检测工作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同时,面对疫情暴发,罗湖医院集团通过整合资源,能够快速组建核酸检测团队。

种种因素,共同推动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成为深圳首批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之一。

宣传策划组 刘玉文 摄

6月19日,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更凭借强大的临床能力、服务能力、科教能力被深圳市卫生健康委评选为深圳市的医学重点学科,成为深圳的王牌科室。

彭绵

面对疫情,她义无反顾

罗湖医院集团罗湖人民医院ICU主任彭绵

是拥有 15 年党龄的老党员

担任医院内科三支部书记

疫情来临之际

她用一言一行

践行着党员使命

用她的一举一动彰显着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

▲罗湖医院集团罗湖人民医院ICU负责人彭绵

今年大年初二,在接到深圳市卫生健康委支援诊疗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通知后,彭绵成为第一批支援市三院的15名重症医疗专家组团队的一员。面对知之甚少的危重症传染性疾病,彭绵毫不退缩,勇于承担医者使命。

“这是个必须要完成的工作。”在彭绵看来,面对疫情,她义无反顾。

挽救危重、重症病人的生命

是战“疫”中的硬骨头

在ICU内,几乎每天都有新收进来的危重症患者,都有患者需要插管上呼吸机。医生们每天似打仗一般,大会诊、大讨论没停过,工作时间12小时以上,更没有休息日。

基于此,专家组分成若干治疗小组,通过 “一人一组一策”全力救治,即一个危重患者会有一个治疗小组对接。作为专家组的医院,彭绵从1月26日(大年初二)开始,到2月25日整整一个月,坚守在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诊疗一线,积极参与团队协作,争分夺秒地抢救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

在患者最多、压力最大的时期,她和团队一起,成功把艰巨的任务顶下来了。最紧张时段,每一个危重患者身边,都有一个重症科专家24小时值守。“各个医院的骨干齐聚在一起工作,大家朝夕相处,共同探讨,这样的经历是特别珍贵的。”她说。

在坚守阵地、近距离迎战病毒的同时,彭绵还跟深圳的医疗同仁们一起总结了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救治经验,共同编写《深圳市重症(重型 /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指引(共识版)》,现已发表于《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上。

同时,她也积极撰写英文版救治经验,希望将宝贵的诊疗经验传递出去,为国家和国际社会贡献绵薄之力。彭绵积极撰写救治经验,已发表SCI文章3篇。

彭绵是一个医者,更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大儿子10岁,小儿子刚满1岁。忙于医治病人的她,鲜少有时间陪孩子。因此,彭绵对孩子们感觉十分愧疚,也常常对孩子们说,“妈妈在医治病人,这是我的使命。”

耳濡目染之下,已经懂事的大儿子愈发理解妈妈的工作常态,并在作文中称赞:“我为妈妈是一名医务人员而感到自豪,因为她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白衣天使。”

▲彭绵的儿子画的画和写的信

彭绵说:“最初收到支援市三院通知的时候,家人也很担心,毕竟病毒传染性也很强。但是我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家人虽然担心、不舍,也全力支持我的决定。非常感谢他们,尤其是儿子的作文,给了我很大的能量。”

“让更多的病人受益是我一个努力的方向”

今年7月,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卫健委、深圳市文明办启动2020年“8.19中国医师节·寻找深圳好医生”活动。

经过专业评审、网络投票等方式,8月17日,在医师节到来之前,深圳用一场盛大的晚会,赞爆所有抗疫英雄中的杰出代表,彭绵荣获“深圳好医生”提名奖。

获得“深圳好医生”提名奖,彭绵表示:“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誉,也是市里对罗湖医院集团所做工作的一种认可。”

“做一个好医生,最重要的事是把病人的病看好。”彭绵主任谈她对好医生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做好临床研究,让更多的病人受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是我一个努力的方向。”

对于此次荣获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以及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两个殊荣,彭绵感到十分荣幸。

她表示,此次获奖离不开领导们的坚定政策和强大支持,还有同事们无数的艰辛和汗水。“能获此殊荣,我特别感恩!希望能把正能量传递给每一位同事。”

杨艳

用行动证明何为“80、90后”

青年医护人员的担当

毫不犹豫奔赴抗疫最前线

2020年2月17日,罗湖医院集团罗湖中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ICU主管护师杨艳作为罗湖医院集团唯一入选“深圳市中医医疗队”的成员随队前往武汉雷神山医院,参与“新冠”肺炎的危重病人救治。这位在年初就作为第一梯队进入发热门诊的护理骨干,面对国家的召唤,又毫不犹豫地奔赴抗疫最前线。

抵达雷神山医院后,中医医疗队从接收物资、调试设备开始,“一砖一挖”自己动手搭建好了病区。C6病区正式开诊之后,收治的病人年龄普遍偏大,基础病种较多,情况并不乐观,这些问题都为护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考验。

在重重考验中

体现自己担当和价值

作为一个拥有12年ICU护理工作经验的“资深护士”,杨艳体现出了自己的担当和价值。面对这些复杂地情况,她在全力做好护理本职之外,更加注重和病人的交流,陪他们聊天讲解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体质、提升基础免疫力的好处,带病人做八段锦,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重新树立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

在中医医疗队全员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就迎来首批治愈出院的病人,中医治疗介入的效果也逐渐显现。而病人康复和发自内心的感谢,为每一位队员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带了极大的信心和动力。

在43天的救治工作中,深圳市医疗队累计收治了46名患者,其中重症患者13名,年龄最大87岁,平均年龄63岁,中医药参与治疗率100%,纯中医治疗病例34名。病人零死亡,且没有一名轻症转为重症。

以“赤子之心”行仁爱之事

在雷神山医院的工作中,杨艳深受医疗队党员同志冲锋在前,担当奉献精神的鼓舞,在雷神山医院火线递交入党申请书,并以出色的表现得到大家的认可,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在归来结束隔离期之后,杨艳又很快投入到日常工作中。面对荣誉和大家的赞扬,她真诚地说道“我不是英雄,我只是做了大家都会全力以赴做到的事”。

以“赤子之心”行仁爱之事,她用行动证明了何为“80、90后”青年医护人员的担当,何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来源:罗医宣、罗中医宣、南方日报、深圳晚报

编辑整理:罗医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