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作为深圳医疗界的代表参加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获得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的表彰。孙喜琢表示,这项荣誉其实是对罗湖医改的充分肯定,未来罗湖医改还要朝着让罗湖居民更长寿更健康的目标稳步迈进。
来深圳仅仅六年多,就获得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的表彰,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在激动之余,保持清醒地认识。
“心情无比激动,我代表罗湖获得这个殊荣,我想是对我们罗湖医改这5年来工作的认可。但是荣誉不是我个人的,是所有的罗湖参与医改的领导、卫生系统这个行业的从业者,算下来应该有5000多人,更重要的是有广大居民的支持。”
孙喜琢是罗湖区三顾茅庐请来的全国优秀院长,出任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后,他开启了大刀阔斧的罗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推行以健康效果为导向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构建强大的初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五年来,罗湖医改取得了显著成效: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13.5%提高至41.5%,社康中心诊疗占集团总诊疗量的比例已升至近五成,传染病、恶性肿瘤、脑卒中等发病率显著降低,罗湖居民看病经济负担大大减轻。
“我们改革之初提出来,怎么让罗湖区居民不得晚期癌症?我们要做筛查,经过各种方面的努力,女性两癌肺癌,包括多发性骨髓瘤这样的潜在的很难诊断的一些癌症,我们都列入到我们自己的筛查计划。让居民在早期就发现,不要接受那么多的痛苦治疗,不影响寿命,这是我们的目标。我们从2017年开始,我们就欣喜的看到:罗湖区从群体来讲,恶性肿瘤的5年的生存率在提高,死亡率在下降。”
罗湖医改的成果在这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孙喜琢介绍,从1月23日至今,罗湖医院集团已经做了近100万个核酸检测,尤其是在8.14水贝三例聚集型病例导致约53万人次的核酸检测中,罗湖医院集团交出了出色的答卷。
“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我们三个统一以外,更重要的是改革以后,我们的医疗技术力量明显的提升。以核算检测为例,我们是1月23日开始核酸检测,一直到现在。尤其是水贝聚集型三例发病的大筛查。最高峰我们一个集团检验中心,能检测18,000个核酸,这在全国所有医院当中是遥遥领先的。”
罗湖区医改之前,每万人拥有的全科医生仅有1.4人,五年后的今天,已经超过4.55人,超过健康中国2030年每万人拥有4名全科医生的国家目标数。罗湖区社康中心基本诊疗量由2015年的185万人次增加到2019年348万人次,增长近九成。罗湖医改目前已经实现了小病进社康、大病进医院的医改目标。孙喜琢表示,罗湖的医改也是深圳的医改。创新医疗服务体系是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未来的五年,罗湖医改还要继续以居民健康为中心,继续深化和完善5年来建立的新的医疗服务体系。
“具体描述的清晰一点,比如说我们居民的健康素养从41%要提升到50%,我们的恶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要达到60%,那就要求我们继续做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还有些像小儿的手足口病,水痘的发病要保持全深圳的最低水平。另外建立新的精神卫生的防控体系,我们追求的梦想,罗湖区的居民不仅仅是长寿,还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