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接诊的时候,经常可以见到一些肿瘤晚期的患者,详细的询问病史以后,才发现其实他们都是刚刚发现症状就来就诊了。
原来,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时间,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肿瘤的生长隐匿,但是生长速度却很快;再加上组织、器官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这样就掩盖了肿瘤生长而引发的相关临床症状。
此外,肿瘤临床相关症状又不是肿瘤疾病所特有的,这些症状往往和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表现极为相似,极其容易被忽略。
正是因为如此,也就出现了表面上是所谓肿瘤的“早期症状”,而实际却是诊断为晚期肿瘤的“早期不早”的局面。
尽管如此,大量的临床相关资料显示,一些症状或者具有提示性意义的“信号”依旧具有提示恶性肿瘤的作用。
虽然这些症状在某些时候不是十分典型、特异,或者时有时无,时隐时现,但是,通过患者的自身细致观察、比较和体会,还是可以感知到。
浅表组织、器官,如乳腺、颈部、皮肤等部位出现的经久不消,或者在短时间以内逐渐增大的无痛性的肿块。
20岁以后的患者出现新的色素痣,则应引起高度怀疑,尤其是色素痣、疣在短时间内出现色泽加深或者变浅,伴有反复发生感染,出现持续性痒感,痣周围有炎性红晕,或周围出现卫星痣,痣上原有的毛发突然脱落,痣的表面潮湿或有结痂形成,痣有出血倾向,中央出现硬结或溃疡等表现。特别是部分色素生长在足底、足趾以及其他容易受到长期、反复摩擦或外伤刺激部位就更加需要注意,其存在着潜在的癌变可能。
任何单个痣在短期内比其它痣变黑或变为黑色不均匀时,或有迅速增大时,则都是癌变的早期信号。
进食后出现的上腹部胀闷、不适等消化不良症状,伴有逐渐消瘦、贫血、黑便等。
吞咽食物时出现哽噎感,胸骨后闷胀不适、针刺样疼痛,食管内有异物感或者上腹部疼痛等。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时则更加需要警惕和高度重视。
无原因的出现耳鸣,听力减退、下降,鼻塞,鼻咽部分泌物带血,头痛,颈部肿块出现。
无原因的月经周期出现异常,月经期外或绝经后出现不规则的阴道流血、接触性出血。
持续性的声音嘶哑、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或血丝样痰。
皮肤和黏膜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伴有鳞屑、脓苔覆盖、出血和结痂等,或上述情况反复、交替出现。
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大便习惯出现变化,大便的形状出现变细,压扁等变化,大便带血或黏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