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医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资讯 > 医院新闻 > 正文

经常感觉饱胀?是你的消化道“累了”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08日 08:21    作者:     来源:     点击:

“大夫,我都第三次来看病了。”小李坐在罗湖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满脸愁容地向医生哭诉:“我吃完饭就总觉得胃胀,有时候还会反酸,拉肚子,反反复复好长时间了,真折腾得人身心俱疲啊。”

医生查到了小李的就诊记录,超声、化验检查结果正常,前阵子做过胃镜肠镜,也没发现什么病变的地方。那最有可能的诊断就是:功能性消化不良。

“什么性?消化不良?”小李第一次听说这个词,感到有些诧异。

医生点点头回答他说,“简单来说,就是你的消化道累了,不好好干活而已。”

不过,

这个毛病还是很常见的。

在我国的人群中,

大约1/5有功能性消化不良,

特别是有遗传性胃肠动力障碍,

或者精神心理压力较大的人群。

罗医消化内科来解读

我们都听说过“消化不良”

但什么才算“功能性”呢?

这个概念要对照“器质性”来理解。

消化不良可以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类。

器质性指的是有器官的病变,

比如胃溃疡、胃炎、食管炎及肿瘤,

可以通过化验检查、胃肠镜等确诊。

另一类就是功能性消化不良,

本身器官没有出现病变,

只是功能发挥得不太好,

所以才会出现一系列消化症状。

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

医学上一般是这样定义的:

餐后饱胀不适、早饱、

中上腹痛或者烧灼感症状;

疾病呈持续发作的慢性过程,

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

近3个月的症状符合上述标准;

排除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后,

才能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胃炎、消化性溃疡、肝胆疾病,

甚至是消化系统肿瘤,

都会出现上述不适症状。

因此,对于疑似疾病的患者,

医生会建议患者做一些检查,

比如幽门螺杆菌检测、抽血化验,

影像学的胃镜、肠镜、B超等。

确定排除了这些器质性疾病,

才能给出明确的诊断。

也许有人会觉得,

不就是个消化不良吗?

既然没有器官上的病变,

那就不管不顾,“自生自灭”了。

事实并非如此,

功能性消化不良不仅仅有

上腹部不适、餐后疼痛,

进食后出现饱胀感或早饱,

上腹部胀气、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嗳气等症状,

常常会伴随失眠、焦虑、抑郁、

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问题。

而且,由于频繁就医,

对工作和生活也有不良影响。

听完医生对病情的解释,

小李皱着眉头问:

“大夫,我这个病该怎么治呢?

找不到病变的地方,

是不是就没办法对因治疗了?”


对症治疗药物

其实,

临床上还是有对症治疗的药物的。

抑酸剂

胃酸过多和功能性消化不良

存在重要的内在联系,

对于上腹痛、灼热感的患者,

常常采用抑酸剂治疗,

比如法莫替丁、奥美拉唑等。

促肠胃动力药

患者出现餐后饱胀、早饱,

是胃肠动力不足导致的,

可以用促胃肠动力药缓解,

比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

消化酶制剂

复方消化酶可以改善

与进食相关的腹胀、

食欲不振,

疗效优于单用促胃肠动力药。

抗焦虑、抑郁药物

如果患者伴有抑郁、

焦虑状态,

常规的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时,

可以通过小剂量使用

抗焦虑、

抗抑郁药物改善症状。

需要切记:

一切治疗都要在

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不可私自用药,避免副作用。


医生给小李开完了药,

又耐心地叮嘱要注意自我管理。

↓↓↓↓↓

01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常见的疾病,虽然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但不影响患者的寿命;

02

日常饮食注意避免高脂,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少喝碳酸饮料、浓茶、咖啡,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

03

保持良好的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

04

避免烟、酒,适度体育锻炼。



来源: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