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医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资讯 > 医院新闻 > 正文

“做人,做护士,做天使”护士节征文②|无声分娩室的温暖接力:一场特殊的生命诞生记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24日 09:44    作者:     来源:     点击:

无声分娩室的温暖接力:一场特殊的生命诞生记

产房 吴娟

产房,是生命奇迹发生的地方,而助产士则是这奇迹的见证者和守护者。作为一名助产士,我每天迎来送往,目睹无数新生命的诞生,感受着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也体悟着人生的喜悦与感动。

那天,产房走廊的灯在凌晨三点钟显得格外刺眼,我站在分娩室深吸一口气,隔着窗帘望去,产床上蜷缩着的身影让我心头一紧。这位特殊的产妇是先天性聋哑人,此刻正用颤抖的手指在纸上写下:"我找不到用力方向,孩子会不会有危险?"泪水在纸页边缘晕开墨迹,像一朵洇湿的黑色梅花。

我迅速回忆应急预案中的特殊产妇沟通流程,但培训手册上的文字此刻显得苍白。我将口罩摘下,对着产妇比划起夸张的呼吸示范——吸气时双手捧住虚拟的气球,呼气时指尖轻轻向下按压。这个动作重复了七次,产妇终于跟着模仿,原本急促的喘息渐渐平缓。监护仪上的宫缩曲线在纸笔和手势的接力中逐渐规律,胎心监测数值稳定在绿色区域。

"您的手放在这里感受我的力度。"我握住产妇冰凉的手掌贴在自己腹部,每一次宫缩来临都通过掌心的震颤传递信号。当产妇因体力透支再次崩溃时,我突然想起我小时候学自行车时妈妈给我示范的动作,她单膝跪地抬高双手,像指挥家扬起指挥棒般鼓励:"看我的手势!三、二、一——用力!"这个瞬间,产房的白炽灯仿佛化作聚光灯,所有医护人员的手势在空中织成一张无形的安全网。

凌晨五点十七分,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穿透了监护仪的电子音。护婴同事用颤抖的笔迹写下"男孩,3200克,评分10分",递到产妇眼前时,发现对方正比划着自己熟悉的助产士教学手势——双手模拟托举婴儿的动作。原来这位母亲在孕期自学了所有手语分娩教程,此刻用歪斜的手势一遍遍重复"谢谢",泪水滴落在新生儿脚印采集纸上,晕染出咸涩的樱花图案。

这个清晨,产房日志多了一行特殊备注:"沟通方式:共呼吸频率23次,肢体接触传递宫缩信号7次,手语词汇交流12组。"数字背后是护理人文最柔软的注脚——当语言成为障碍,爱会找到所有通路的密码。

助产士的工作远非人们想象的轻松。我们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每一个夜班,都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每一次分娩,都是一次对生命的守护。

除了专业的医疗技能,助产士还需要给予产妇心理上的支持与安慰。在产房里,我们不仅是助产士,更是产妇的倾听者、鼓励者和朋友。我们会为疲惫的产妇按摩,会为紧张的产妇讲故事,用温暖的话语和轻柔的动作缓解她们的痛苦与焦虑。

每当看到产妇和家属脸上洋溢的笑容,听到新生儿那响亮的啼哭,我便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助产士,是生命的守护者,是爱的传递者。我们用双手迎接新生命的到来,用心灵呵护每一位产妇。在这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我愿做一位默默奉献的天使,用爱与责任,守护着每一个生命的诞生。

虽然助产士的工作充满挑战与艰辛,但每当看到新生命的诞生,所有的疲惫与辛苦都会烟消云散。我们宛如生命的摆渡人,在生命的起点,为新生命的航程拉开帷幕,为每一个家庭带来希望与幸福。做人,做护士,做天使,这便是助产士最真实的写照。

 

 

作者:产房 吴娟

照片:刘玉文

编辑整理:罗医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