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
在罗湖区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病房外
襁褓中的乐乐
在父母陪伴下
出院返回家中
谁能想到
这个尚不知人事的小生命
在呱呱坠地时
曾历过一场
争分夺秒的生死救治
……
产检查出胎儿腹裂
脏器脱出体外
去年年末,小雯(化名)得知了自己怀孕的喜讯。初为人母的喜悦,让她和家人对未来满怀憧憬,日日盼望着与腹中宝宝相见。
然而,今年3月,孕22+2周的她在肇兴一家医院做超声产检时,却被告知腹中胎儿存在发育畸形——先天性腹裂,也就是胎儿腹部有个裂口,原本应该在腹腔内的胃、小肠及结肠等器官都从缺损的腹壁部分或者全部脱出体外,浸泡在羊水中。
医生向小雯解释,胎儿腹裂是临床较为罕见的先天畸形,如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儿生命。按照医学原则,
●在产检早期即可发现此类严重出生缺陷,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担心风险,通常临床多建议终止妊娠;
●但排除染色体异常及其它脏器畸形的先天性腹裂胎儿,根据产妇意愿,可以选择在专业条件的医院和医生的严密观察下继续妊娠,待胎儿娩出后通过外科手段进行治疗。
得知消息后,小雯马不停蹄地赶往邻市的另一家医院复查,心中还抱着一丝“误诊”的侥幸。然而,第二家医院的检查结果还是给了她沉重的一击:诊断与前一家医院完全一致。
为爱坚持
寻医“破局”
看着报告单,小雯陷入了沉思。定格的超声图像里,蜷缩着的小身影已经逐渐勾勒出清晰的五官轮廓,正吮吸着手指,仿佛在做着一个甜甜的梦。

小雯的内心翻涌着不舍与挣扎,这个好不容易盼来的小生命,早已在她的心里悄然扎根,又怎能轻易割舍?几番痛苦抉择,她下定决心:无论前路有多艰难,都要拼尽全力守护宝宝平安降生、幸福成长。
在家人支持下,小雯逐渐振作起来,开始四处寻找治疗方案。一次偶然机会,她了解到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引进的胎儿和小儿外科专家俞钢教授,在治疗胎儿腹裂领域造诣颇深。有过相似遭遇的宝妈在网络上分享了经历,讲述俞钢教授如何让她的孩子重获新生。
原来,俞钢教授的胎儿和小儿外科团队是国内较早开展“非麻醉徒手肠管复位术”的队伍,曾成功治愈多例此类患儿,而这种技术是目前国内治疗胎儿腹裂的最前沿技术,国内能开展的医院和专业团队并不多;且团队推行的产前、产时及产后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治疗各种胎儿发育异常具有显著优势。
怀揣着希望,小雯从肇庆奔赴深圳找到俞钢教授。经详细检查及全面评估,俞钢教授沉稳而坚定的话语抚平了她连日来内心的不安:“胎儿先天性腹裂虽然棘手,但风险可控。只要没有其他器官合并畸形,在宝宝出生后及时进行修复手术就有治愈的希望。手术越早进行,效果也越好。”这番话犹如一针“强心剂”,让小雯一家更加坚定了继续妊娠的信心。
俞钢教授还耐心细致地介绍了胎儿腹裂治疗的各个环节和要点,彻底打消了小雯及家人多日来的焦虑和担忧。
多学科团队“接力守护”
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
之后几个月,小雯严格按照孕期管理目标定期随访。终于,临近剖腹产的日子到来。
为确保产儿一体化管理无缝衔接,俞钢胎儿工作室以胎儿为核心,集产科、 产前诊断、胎儿超声、胎儿磁共振、新生儿ICU、小儿内外科、手术麻醉科、普外科等为一体的MDT(多学科)胎儿医学专业诊疗团队,针对小雯和胎儿的情况多次深入研讨,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制定了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
剖腹产当天,医护团队做好了充分的术前准备。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乐乐顺利诞生,正如产前超声预判,他腹部脐旁有一个“缺口”,胃、胆囊、空回肠、结肠等多个脏器都通过这个“缺口”裸露在体外。脱离腹壁保护的脏器异常脆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致命感染,情况十分危急。

乐乐出生时
有多个脏器都裸露在体外
↓

按照术前制定方案,大家立即对乐乐的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进行了全面术前评估,排除肠闭锁、肠旋转不良等异常后,俞钢教授果断实施了“非麻醉徒手肠管复位术”,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用时18分钟,将柔嫩的脏器精准“复位”回乐乐小小的腹腔内,并对腹部进行加压包扎。
乐乐的小屁屁随即排出了胎便,这意味着肠道蠕动功能已经逐步恢复正常,手术十分顺利。

俞钢教授实施“非麻醉徒手肠管复位术”
日夜坚守
医患共同创造生命奇迹
术后,乐乐迅速转入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
新生儿科刘杰波主任带领医护团队对乐乐进行了呼吸支持、营养支持、疼痛管理、预防感染等全方位治疗,24小时严密观察乐乐的病情变化。此外,新生儿科还跟各科室保持着紧密联系,根据病情需要及时启动多学科会诊。

13天后,乐乐“闯关”成功并迎来出院的喜讯,后续将定期随访。看着襁褓中的乐乐,小雯心里满是庆幸——当初不轻言放弃的决定,不仅给了宝宝一次重生的机会,也让他们一家收获了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
这份来之不易的团圆,凝结了一位母亲的坚持,而在这份伟大母爱的背后,是罗湖区人民医院MDT(多学科)团队用专业和温度为守护生命筑起的坚固防线。这场生命“接力赛”中,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医护团队迎难而上的卓越担当,更展现了医院多学科协作的高效救治能力。

治疗胎儿腹裂
及早手术是关键
俞钢教授介绍,胎儿腹裂属于一种先天性腹壁缺损,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腹壁发育不全所致。发病率虽然不高,但其导致腹腔内脏器脱出暴露于羊水中的情况不容小觑。
目前,针对不合并染色体异常及多发脏器畸形的先天性胎儿腹裂,在新生儿出生6小时内及时进行“非麻醉徒手肠管复位术”并通过系统管理和干预,是治疗的关键。“新生儿出生时胃肠道内气体少,肠管相对柔软,便于复位操作,且此时未出现腹胀,腹腔尚有一定空间容纳复位后的脏器。此外,手术室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能有效降低术后感染风险,大幅提高手术成功率。”
俞钢教授建议,产前若发现胎儿先天性发育异常,应及时进行专业的胎儿评估,夫妻双方根据医生的建议理性应对。“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会为宝宝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俞钢胎儿医学工作室
俞钢胎儿医学工作室是以胎儿为核心,集产科、 产前诊断、胎儿超声、胎儿磁共振、新生儿ICU、小儿内外科等为一体的MDT胎儿医学专业诊疗团队。
作为原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胎儿医学科主任、全国胎儿专业委员会委员,俞教授深耕胎儿医学和小儿外科领域40年,结合胎儿的解剖、病理及病理生理等为基础的临床胎儿医学,创建了一个胎儿、新生儿和小儿的纵向疾病综合管理体系,对小儿普外、新生儿外、泌外及小儿普胸等方面的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接诊和处理胎儿疾病2万余例,主刀完成小儿外科手术超300例/年,获多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拥有5项国家专利,发表核心论文百余篇。

俞钢主任于2008年至今所出胎儿书籍专著
工作室三大特色
全周期闭环管理:率先开启"互联网+产前诊断+胎儿远程咨询+孕期管理+出生干预+院后随访"模式,实现胎儿新生儿外科疾病一体化诊疗管理。
微创技术先锋:小儿及婴幼儿胸腔镜微创快速康复技术、小儿单孔腔镜微创疝手术、小儿包皮微创技术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多学科平台:整合产前诊断、产科、影像科、新生儿ICU、小儿外科等资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胎儿医学MDT中心。
核心诊疗领域
胎儿肺疾病:囊腺瘤/隔离肺/膈疝等
胎儿消化系统:食道闭锁/肠闭锁/脐膨出等
胎儿泌尿系统:肾积水/尿道下裂等
胎儿先天性畸形:腹裂/唇腭裂/多指趾畸形等
胎儿神经发育异常:颅脑畸形/脊柱裂等
胎儿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和管理
俞钢胎儿医学工作室出诊时间
周一全天胎儿医学门诊、小儿外科门诊
周三上午胎儿医学门诊、下午胎儿医学多学科
周四上午小儿外科门诊
俞钢小儿外科门诊范围
小儿普外微创技术,包括:小儿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隐睾、阑尾炎、肠套叠、肠梗阻、胆总管囊肿、巨结肠等。
小儿普胸外科微创技术,包括:肺囊腺瘤、肺气肿、隔离肺、膈疝、胸腔肿瘤、食道闭锁等。
小儿泌尿外科,包括:包茎、包皮过长、隐匿性阴茎、尿道下裂、肾积水等。
小儿矫形外科,包括:马蹄内翻足、多指(趾)、并指(趾)、唇腭裂等。
专家介绍

俞钢
小儿外科 主任医师 教授
硕导,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原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胎儿医学科主任。从事小儿外科三十余年,胎儿医学十余年。主要方向为小儿普外、泌外、普胸、新生儿外科和胎儿医学。
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胎儿医学组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新生儿微创学组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胎儿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华南医学联盟首届理事长、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小儿泌尿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围产医学会胎儿畸形矫形组组长、第一、二、三届广东医师协会泌尿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第四、五届广东医学会小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员、《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特邀审稿专家,《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华实用儿科杂志》、《临床小儿外科杂志》、《国际医药导报》等期刊编委。
目前重点研究胎儿疾病的临床评估、风险管理以及围产新生儿的治疗,主要内容包括:胎儿各种结构畸形的诊疗,包括胎儿肺囊腺瘤和隔离肺、胎儿肾积水、胎儿食道闭锁和隔疝、胎儿肠闭锁、胎儿腹裂和脐膨出、胎儿肿瘤等,同时率先在国内将小儿外科专业内容扩大延伸到胎儿医学领域,并推动和开展了婴幼儿胸腔镜微创技术。
近五年发表学术论著100余篇,其中SCI 10篇。已主编出版《胎儿新生儿外科疾病图谱》及《临床胎儿学》专著,主编出版胎儿科普系列丛书《胎儿肺囊腺瘤和隔离肺释疑》、《胎儿膈疝和食道闭锁释疑》、《胎儿泌尿系统疾病释疑》、《胎儿消化系统疾病释疑》等六本胎儿医学著作。
俞钢胎儿医学工作室
联系电话
0755-25650005转2609
联系人
18802082542 小薇
18475336742 小孙
来源:小儿外科
图:刘玉文
文:许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