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胳膊没劲儿,走路总觉得要飘起来,这两年真的太煎熬了……”回忆起求医历程,王先生语气中满是感慨。
两年前,一向身体硬朗的王先生突然发现右手使不上劲,走路时双脚像踩在棉花上,深一脚浅一脚。两年来,他辗转多家医院,却始终找不到确切病因。直到最近两个月,症状突然加重......在朋友的推荐下,他来到我院骨伤科,李全修主任终于为他揭开了谜底:脊髓型颈椎病、颈椎椎管狭窄、脊髓变性。
1 颈椎里的“主干道”堵了
李全修主任说用个形象的比喻:我们的颈椎里有一条负责传递神经信号的“主干道”——椎管。当这条通道变得狭窄,里面的脊髓就会受到压迫。

王先生的颈椎椎管严重狭窄,脊髓已经受到明显压迫,并出现变性。这种情况就像主干道严重堵车,神经信号无法正常传递,所以会出现肢体麻木、无力、走路不稳等症状。更危险的是,如果压迫持续加重,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终身瘫痪。”
2 一招“开门”术,为脊髓推开一扇窗
面对如此紧迫的状况,李全修主任团队在全面术前评估后,为杨先生量身定制了“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型术” 。
这个手术堪称“四两拨千斤”:通过在颈椎后方“开一扇窗”,巧妙地扩大狭窄的椎管,让受压的脊髓瞬间“解放”。
李主任讲述这项手术有两个显著优势:
✍ 精准减压: 直接解除脊髓后方的压迫,快速恢复脊髓供血,有效缓解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
✍ 损伤更小:从颈椎后方操作,无需处理前方的椎间盘、食管、气管等结构,大大降低了吞咽困难、食管损伤等前路手术常见的并发症风险。
3术后两天,他重新找回了“脚踏实地”的感觉
手术效果立竿见影。术后,困扰王先生两年的麻木、乏力症状显著减轻,行走稳定性明显改善。

“现在走路稳当了,脚下那种踩棉花的感觉终于消失了!”王先生欣喜地说。看到患者脸上重现笑容,李全修主任也表示:“这正是我们从事这个专业最大的欣慰。”
✓专家提醒
李全修主任提醒:颈椎病并非老年人“专利”,近年来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长期低头玩手机、伏案工作、坐姿不正等不良习惯,正在悄悄加速颈椎退变。如果出现以下症状,要警惕颈椎病的可能:
01手指麻木
特别是双侧或单侧手臂、手指麻木
02走路不稳
有踩棉花感
03上肢无力
握物不稳
04颈部不适
伴头晕
早发现、早干预,才能避免脊髓不可逆损伤,守住健康的生命线。“特别是中老年人群,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并及时干预,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李全修主任提醒预防胜于治疗
预防小妙招
01端正姿势,避免劳损
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警惕“手机颈”、“电脑族”等现代生活方式对颈椎造成的慢性伤害。
02勤于锻炼,强化支撑
适当进行“小燕飞”、颈椎米字操等针对性功能锻炼,以增强颈部肌肉力量,为颈椎建立稳固的支撑。
03注意保暖,规律作息
避免颈部受凉,保持规律作息,通过健康的生活习惯维持颈椎周围良好的血液循环与身体状态。
04防大于治,重在坚持
应认识到,每一次不当姿势都是对颈椎的损耗;而真正的健康,源于将防范与养护意识融入日常,为长远的生活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科室介绍
罗湖区人民医院骨伤科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骨伤病区由原平乐正骨专业技术骨干专家团队组成,科室运用中西医结合医术,主打"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坚持"能保守不手术,创伤小、康复快"的治疗理念。
科室医生使用手法整复、撬拨复位、夹板固定、微创手术、中药外敷和内服等多种方法,结合现代医学理念,为患者精准治疗脊柱疾病、各类骨折以及关节疾病。
1在颈椎疾病治疗方面,擅长运用颈椎前路ACCF、ACDF、颈椎间盘置换及颈椎后路单开门等先进术式,为患者解除病痛。
2对于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脊柱结核及胸腰椎骨折等疾病,科室掌握脊柱UBE、MIS - TLIF、OLIF、经皮钉棒及椎体成形等微创技术,让患者以更小的创伤获得更快的康复。
3在四肢骨折治疗上,科室采用经皮髓内钉固定、经皮钢板固定、骨折撬拨复位等微创技术。
4开展髋膝关节置换等关节手术治疗,运用正骨手法巧妙治疗骨折及脱位。
5对于痛风性关节炎、肩周炎、网球肘、跟痛症等骨科常见疾病,科室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就诊指引
门诊地址
1. 友谊路院区门诊楼4楼11诊室骨伤科门诊
2. 春风院区1楼105骨伤科诊室
住院地址
友谊路院区医技楼6楼
咨询电话
0755-25650005转3207
来源:骨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