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血离心后的成份


2 全血与红细胞的比较
全血并不“全”
血液离开血循环要与抗凝保存液混合、在4±2℃保存,保存条件只适合于红细胞,并不适合血液中其它成分。因此,发生“保存损害”。
1、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 4±2℃只能保存红细胞,对其他成分无保存作用。
2、血小板离体后需要在22±2℃轻微振荡条件下可保存5天,但在全血保存条件下,24小时后血小板就明显破坏。
3、白细胞中的粒细胞是短命细胞,离体后8小时功能丧失,很难保存。
4、凝血因子Ⅷ和Ⅴ不稳定,需要在-20℃以下可以保存一年,而全血中Ⅷ因子在4℃保存24小时就失去活性50%。
5、全血的保存条件(2-8℃)。
全血的缺点
1、大量输全血可使循环超负荷.
2、全血输入越多,病人的代谢负担越重.
3、全血容易产生同种免疫,不良反应多.
4、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含量低,有些已丧失功能,疗效差.
5、全血输注有很多缺点:最主要的缺点是全血中保存损害产物多,如细胞碎屑、钾、钠、氨、乳酸等。
成分血及成分输血
成分血:是在采血后6小时之内,血液中各种成分的活性还未丧失之前,将其分离出来,把有效成分进行浓缩并保存在适宜的条件下。因此,成分血中有效成分的活性高、疗效好,优于全血。
成分输血:就是把全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用科学方法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的、便于保存和运输的血液制品,并可把多个献血者的同一血液成分混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效的治疗剂量。然后根据不同患者病情的实际需求,需要什么成分就补充什么成分的输血方法。
成分输血的优点
1、 成分输血是输血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2、 成分输血有很多优点,最主要的优点是制品浓度高、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使用相对安全。
3、 减少输血相关传染病的发生;
4、 便于保存,使用方便;
5、 综合利用,节约血液资源。


罗湖医院输血科设有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发血室、贮血室、血液入库前处置室、自体输血室、血型实验室、输血研究室、洗涤消毒室、贮藏室、办公室、示教学习室、资料保存室、值班室等。科室配备和业务开展达到卫生部及深圳市医疗机构输血科工作规范要求。
根据学科及业务发展的需要,2014年9月医院血库从检验科分离,重新组建成一个独立的临床输血专业科室。科室成立后,积极开展了微柱凝胶卡及抗凝球蛋白交叉配血法、输血前不完全抗体筛查、疑难血型鉴定、疑难配血;新生儿溶血病产前筛查;新生儿溶血病实验诊断、血浆置换服务及开展自身输血等新技术,能24小时为临床提供所需的成分血液,积极推行成分输血,现医院成分输血率为99.9%,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大大提高了医院的科学合理输血水平,更好地保障了病人的输血安全。
输血科的主要工作内容为:24小时提供全院临床手术、治疗及抢救用血,建立绿色通道用血,完善血液应急预案。血液出入库管理、输血前实验室检测和输血疗效与风险评估、输血反应的实验室检测以及监测和评估、自体输血、血液成分合理应用的指导、输血医学相关科研和教学等,并逐步加强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工作、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输血科供应临床的血液成分有: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洗涤红细胞、机采血小板、病毒灭活血新鲜浆、病毒灭活血普通浆、冷沉淀(少白)、稀有血液制品等。
来源:罗湖医院输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