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上午,罗湖区区长聂新平主持召开罗湖医院集团第一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会上,罗湖区卫计局局长、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郑理光宣读理事会、监事会成员调整,聂新平现场为增补理事、监事颁发聘书。
随后,与会人员共同审议理事会工作报告,听取罗湖区深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工作汇报和罗湖医院集团工作报告。最后,全体理事会成员共同审议了《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理事会章程》(修订稿)、《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章程》(修订稿)。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院长赵国屏、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罗智泉、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教授蔡志明、深圳大学医学部主任、医学院院长朱卫国等理事会成员以及深圳市医师协会会长杨卓欣、爱视眼科集团董事长曾远东、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徐燕松等监事会成员以及区领导王守睿、谭会茹参加会议。
2015年8月20日,罗湖区政府创新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成立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集团院长负责制。在公立医院改革方面,罗湖始终坚持以居民健康管理为核心,一是通过整合医疗资源,改变医保支付激励导向,打造医疗、医保、居民目标一致的“利益共同体”;二是通过引入打破行政层级的企业化管理模式,构建政府、医院、社会、患者责权利清晰的“责任共同体”;三是通过做强社康中心,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打造覆盖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和临终关怀等服务的“健康共同体”。
目前,罗湖公立医院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从“以医院为重点”向“以基层为重点”转变、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医保从“保疾病”向“保健康”转变,居民就医从“不愿意到社康”向“愿意到社康”转变。
改革一年多来,罗湖医院集团向社康中心下沉的医务人员增加35%,集团23家社康中心诊疗量同比增长95.6%,达到154.8万;辖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在集团社康中心的诊疗量占比由51.47%上升至60.3%,在集团医院的诊疗量占比由48.53%下降至39.7%;全科医生数量从157增加到276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由8.8万人增加至45万多人,增长411%;新建家庭病床1260张,新增290.3%。集团医院、社康中心员工平均收入分别增加21%、30%。初步形成了专家愿意下社康、患者愿意到社康的良好局面。
此外,2016年,罗湖医院集团在学科发展与科教研工作取得新突破,参与2项国家精准医学重大专项,发表了12篇SCI论文,3项省中医药局课题获得资助,3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4项,取得零的突破。
展望未来发展,罗湖医院集团理事会表示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牢记“强基层”这个在分级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法宝”,加强社康中心标准化建设,推动社康中心优化升级,加强社康中心人才队伍建设,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努力做到让群众得实惠、医院得发展、员工更满意、政府得民心。据悉,今年罗湖计划新建4家区域一类社康中心和10家二类社康中心标准化建设,增加48个居民自助式健康检测点,至少建立300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争取家庭医生总签约量达到70万。
在场的各位理事对罗湖医改和医院集团今后的发展展开讨论。罗智泉对罗湖医改将百姓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表示赞赏,他希望医院集团今后继续加强人才的培养,提高医生技术水平,在加强社康建设的同时做好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同时利用科学技术,做好大数据的统计分析,服务医学研究。赵国屏表示,罗湖医改以人民的健康为核心、注重居民的预防保健,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的理念非常好,希望今后能重干预、少负担;重精准,看好病。陈十一则认为罗湖医改将治病端口前移、医疗资源下沉,目前已初显成效,希望今后为百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踏踏实实走下去。朱卫国和蔡志明充分肯定了罗湖医改,希望能继续坚持正确的医改方向,落实服务,逐步走过医改深水区。
听完专家的建议,聂新平表示,自罗湖医院集团第一届理事会成立以来,在重大事项决策、发展战略制定、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运行模式也获得了充分肯定,罗湖医共体模式得到李克强总理的关注点赞,改革经验和做法在全省推广,并获评“粤治——治理现代化”优秀案例。对此,罗湖区委区政府向理事会全体成员对罗湖公立医院改革及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所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目前罗湖医改进入关键时期,改革模式、改革方向等对未来发展走向至关重要,需要理事会全体成员和专家们深入把脉论证,让医改没有不成功的理由。”聂新平表示,区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支持医改,充分运用理事会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全力推进医改迈向新台阶。他希望理事会全体成员在接下来的道路中积极献言献策,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明确方向,创新思路,为罗湖医改提供更多的支持与指导。
聂新平对医院集团提出,要珍惜资源,完善各项监管、考核制度和办法;继续做强社康,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做实做好,实现辖区常住人口全覆盖;全面分析医保的各项数据,完善模式,实现持续运转;加强专科建设,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促进基因产业的发展。
聂新平表示,罗湖将在医改的道路上持续探索,守住人民健康的底线,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医卫融合、医养融合,努力构建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的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新模式,实现“健康罗湖”的发展目标,为“健康中国”探索一条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