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会暨2017中国卫生发展高峰论坛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在会上发布35项深化医改重大典型经验。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监察专员姚建红表示,深化医改重大典型经验围绕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坚持改革方向正确、路径清晰、机制创新、措施扎实、成效显著的原则,从全国各地医改实践中遴选而出。
姚建红介绍,本次深化医改重大典型经验发布围绕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改管理制度、全民医疗保障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和综合监管制度等5个方面总结了35个典型案例。其中,省级层面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四川、甘肃10个省(直辖市);市级层面包括江苏苏州、浙江杭州、福建厦门、福建三明、广东深圳、广东湛江、甘肃庆阳7个市;县级层面包括江苏盐城大丰、安徽滁州天长、河南洛阳宜阳、广东深圳罗湖、云南楚雄禄丰、宁夏吴忠盐池6个县(市),医疗机构包括北京协和医院、河北保定唐县人民医院、北京市西城区月坛社区3家。案例内容涵盖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联体建设、政府办医体制建设、编制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医保管理体制建设、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药品流通“两票制”改革、药品器械耗材集中采购工作等多项具体改革工作。
姚建红表示,地方改革始终是推进整体改革的重要力量,鼓励地方先行先试,找出规律、凝聚共识,为全面推开改革积累经验、创造条件,是推进各项改革的基本经验。发布深化医改重大典型经验的目的,是针对当前改革中存在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运用典型经验,增强深化医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希望各地认真学习和借鉴典型成功经验,同时继续探索,不断培育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典型;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以这些地区改革经验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推广和宣传力度,使各地学有榜样、干有模版,发挥典型地区对全局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
深圳市罗湖区秉承“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服务理念,成立医院集团形式的紧密型医联体。在院办院管基础上,以医院集团打包整体支付为纽带,建立“总额管理、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机制,使各级医疗机构成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通过打破行政层级,落实医院集团自主权,建立权责清晰的责任共同体。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健康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