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老年痴呆的主题有幸请到了老年认知障碍的专家朱飞奇教授,“全专结合”培训专题就此揭开序幕。首先,Frans教授形象地把人比喻为大树,虽然一部分树枝枯萎了,但是树还是存活着,痴呆也像树一样,虽然一部分脑部功能逐渐减弱,但是人还是活着的。而且痴呆的英文单词为Dementia来自拉丁文,de是out的意思,mentia是mind的意思,那Dementia就是“out of mind”,即:远离心智,是一种因脑部伤害或疾病所导致的渐进性认知功能退化,且此退化的幅度远高于正常老化的进展。
接着Frans教授和朱飞奇教授又通过简单的解剖图谱,给我们讲述脑部各功能区的分布,让我们理解了由于病变部位的不同,痴呆的临床表现也会存在差异,例如有些会出现易激惹、易哭易笑等情绪症状,有的会出现嫉妒、迫害妄想等精神症状。
全科医生不能诊断痴呆,但在临床工作中要善于发现痴呆或有痴呆倾向的患者。例如:一名77岁女性,独居,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自述日常生活功能正常,但近期总是记不住人的名字。但家庭医生和其子女联系后,发现患者已经有半年时间,除记不住事情外,生活已经受到影响,不能正常做饭、洗澡等,因此,该患者不只是记忆问题了,已经为老年痴呆了。全科医生在与患者长期接触、长期照料过程中,要随时关注老年患者痴呆的问题。
痴呆与年龄是相关的,随着年龄的增加,用药也是增加的,研究证实很多药物会加重痴呆。对于痴呆患者,更要评估用药问题,同样还是前几天培训提到的,每一个药物均要从两个方面去询问,第一,这个药物是“保护性药物、改善症状性药物还是治愈性药物”,第二,“为什么要用这个药物、药物的剂量是否合适、有无不该用此药物、药物是否需要永久应用”。而后我们又结合一个案例进行用药情况分析,分析的结果还是让我们大吃一惊,原先8种药物,最后有必要用的只有2种药物。痴呆的老人应尽可能考虑减少药物,以其他治疗手段代替如:康复治疗等。
下午上课地点改在认知障碍养护中心,朱飞奇教授带领我们到认知障碍病房进行参观,并通过病案和实例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痴呆的临床表现和一些物理治疗方法。而后Frans教授给我们讲授了一个研究,简易精神量表(MMSE)为9.8的患者,预示着有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康复治疗,一组常规治疗,发现康复治疗组仍然可以延缓痴呆的进展,Frans教授语重心长的对我们说:“对于痴呆患者,永不言弃!”
最后,Frans教授又谈到对痴呆患者照顾者的健康问题,很多研究显示,关注这些照顾者心理健康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让这些照顾者能更好的提供照顾。不仅是痴呆患者如此,其实对于所有长期疾病的照顾者均是如此。
最后,由朱飞奇教授作小结,朱教授感概地说道:“今天和丹麦专家交谈后,无论是用药、对患者及照顾者的关怀、临床研究等,我们专科医生也受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