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样的寻常,对于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来说,只是能是深藏于心的一个向往。
因为,他们几乎没有周未,也没有闲暇!别说是到大自然中去撒欢,就连生病住院手术,他们都挤不出时间!
这是一张来自外四病区护士随手拍的照片,照片上显示的,是在外四病区医生办公室的卡座上,一个穿蓝色竖条纹病号服工作着的剪影。
也许,你会发问,这是什么情况,穿着病号服坐在医生办公室?这是医生?还是患者?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他既是医生也是患者,他是我们科住在耳鼻喉科的住院患者——张健医生。
照片告诉大家这样的一个故事:张健医生患有鼻窦炎和鼻息肉多年,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从2017年底开始,他就打算在工作轻松点时休息几天住院手术治疗,但直至2018年的3月中旬,期间几次与耳鼻喉科医生预约好的住院,都因工作忙碌一推再推。
最后在科主任的督促安排下才办理了住院,于3月14曰在全麻下做了鼻窦炎鼻息肉手术!
3月15日的夜晚,也就是张健医生术后的第一天,外四病区的夜班护士在巡视完病人返回护士站后,发现张健医生办公卡座上坐着一个穿病号服的身影,甚是诧异。
以为哪个患者在翻阅病历资料,可定神仔细一看,却是张健医生,正埋头整理着他所管床患者的出院病历。
作家六六在小说《心术》的题记中说道,这世界有三样东西对人类是最重要的,信心、希望和关。
是的,就是医院!医院之所以做得最好,那是因为,医院有着千千万万像张健医生一样,忠于职守、关爱守护患者健康的医护工作者!
他们有的几十年如一日,比如外四病区的刘瑾琨、吴先哲主任,他们率先垂范,默默地钻研技艺、默默地攻克诊治的难题,带领团队以求最快最有效地解决患者的问题,消除患者的痛苦,给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和结局;他们有的初出茅庐,新手上路,比如外四病区的郭磊、蔡秀秀、陈丹、王蕊等医生,勤奋好学、自律慎独,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帮助病人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患者走向康复。
面对这张照片在科室微信群里引发的各种赞誉,张健医生轻描淡写:医生脱下白大褂穿上病号服,只是角色一时的转换,医生的职责并没有因此而卸除。
作为医生,自己的病人,自己负责到底,这只是本份而已。本份而已!简单朴素的言语包含着一位医者最高的觉悟、最赤诚的热情!
2018年的香港金像奖,大会把专业精神奖项颁给了茶水阿姨杨容莲,颁奖的理由是,三十多年,几百个明星的口味和习惯,杨阿姨都照顾得“服服贴贴”!
我们可以看到,不管张健医生,还是茶水阿姨杨容莲,工作坚守执着、负责到底是他们的共同特质!
因为这个特质,他们平凡的工作变得卓越而不平凡!他们平凡的岗位变得闪耀而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