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医生,我想和您确认一下,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配置10%氯化钾注射液20ml这条医嘱的药品浓度是否超标呢?”
 
 “500ml的溶媒中不超过15ml的氯化钾注射液。”
 
 这是来自2021年度护理静脉输液比赛现场中的对话,在静脉操作比赛中评委(标准医生)对考生发出错误的医嘱,需要考生辨别出来并正确执行医嘱。
 
 静脉输液是护理操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术之一。随着护理学科不断细化,专业研究不断深化,静脉输液这一以往被认为是简单的护理技术也正在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4月28日,2021年度护理静脉输液比赛在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医学中心“临床模拟培训中心”举行,此次竞赛首次采用了情景模拟式的比赛模式,以个人为单位,通过模拟临床3个案例场景,从临床评估、临床思维、有效沟通、人文关怀、核心制度、操作技术、时间管理7个维度考察护士的综合能力。
 
 静脉输液比赛报名踊跃。全院827名护士经初筛后由科室分别向5个护理大科教研室推荐参加初赛选手55名,经过理论知识考核及个人技能考核后,最终有13名选手进入决赛的角逐。
 
 决赛现场,场景一(患者入科)中,选手们需要根据所提供的病例题干,通过与标准病人的对答收集患者的现病史、既往病史及阳性体征,并需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相应的专科护理查体,用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及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如跌倒、压疮等。在标准病人提出的疑问时予以解答或宣教。
 
 在场景二(用物准备)中,选手接到了标准医生开出的医嘱。是否能够发现医嘱中的错误,是否能够发现备物过程中的“陷阱”,是考察选手临床工作中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三查七对”制度落实情况的亮点。在谨慎的沟通及有效的“三查七对”后,选手们顺利进入场景三。
 
 场景三(输液操作)模拟了临床真实输液治疗场景,展现在选手面前的是模拟静脉输液手臂和对输液治疗过程中不安的标准病人。此时,如何熟练的完成静脉输液操作以及缓解突发的患者不安情绪是选手们面临的挑战。最终选手们沉着冷静,技能娴熟严谨,展现了我院医护人员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评委们全程认真、仔细地观看选手的每一个动作,对选手的综合能力进行严格考评。
 
 赛后,评委们根据选手们的表现进行了综合点评,并公布参赛选手获奖名次。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鼓励奖6名。
 
 内三科袁媛、春风全科邓村群、急诊科唐莹滢、外四科曾清四名选手分别荣获三等奖。
 
 本次活动以专业技能向护士们自己的节日致敬,是为了检验基础护理操作的水平而进行,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为病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全新的比赛模式打破了常规的考核理念,高度贴近临床。选手们通过此次比赛不仅强化了理论、操作基础,还提高了临场思维判断和沟通的能力,并将人文护理服务理念贯穿于每个操作细节中,以自己的护理技能展示了天使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