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许多人早已进入梦乡,而大多数采样点却是刚刚结束完一天的工作。
此刻,罗湖医院后勤保障部的同事们依旧穿梭在罗湖辖区内的大街小巷,前往各个采样点收集当天最后一轮的核酸采样标本,送往位于布吉的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
“笋岗铁路公***管/****人次,笋岗大厦***管/****人次……”每天,在后勤保障部组建的标本运送微信群里都能看到这样的内容。
一个街道通常分布着多个采样点,为确保收集到的核酸标本准确无误,后勤保障部出动了科内全体同事4人一组,跟随标本运输车运送标本,每个成员每天都要负责到10—20个左右的采样点收集标本。
后勤保障部何金宝是核酸采样标本运送小组成员之一。他回忆,自己曾在一天内收集过近8000管标本。
“清点标本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首先要了解清楚,收集到的每个标本是1个人、5个人还是10个人一根管,才能准确地清点。”每次标本交接,他都要进行一次清点,“采样点收集标本时清点一次,送到检验中心再清点一次。”
因为核酸采样标本不能在采样点中存放超过4小时,所以他们每天至少要3次往返同个采样点和检验中心之间运送标本。
“前几天下大雨,路上一直堵车,司机也不敢开太快,所以到采样点的时候会稍晚些。”运送途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小状况,导致运送完所有标本后,往往已是凌晨。
“一般都是凌晨3、4点下班,凌晨12点多能下班的话算是比较早了。”
除了安排科室成员参与标本运送工作,后勤保障部还安排了4位科室成员轮流担任总协调员,负责协调餐饮保障、物资运输、车辆调配、医疗垃圾回收等大小事务。
医疗垃圾含有很多致病微生物,随意丢弃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伤害。因此,医疗垃圾的全数回收相当重要。
每晚撤点后,采样点工作人员都会拍下医疗垃圾摆放地点的照片发到微信。后勤保障部的总协调员就会联系司机班出车,载上爱玛客的清洁员到各采样点,根据照片确认垃圾位置,再去清点和收集,随后运回医院,再对车辆进行全面消杀。
下雨天夜晚,爱玛客清洁员因身着防护服无法撑伞,冒雨回收医疗垃圾。
一天凌晨,司机班尚顺武师傅发现有个采样点的医疗垃圾一直找不到,于是通知了当天轮值的总协调员张昭卿。
“那天晚上收到消息是凌晨3点,路上车很少,我好不容易拦到一辆的士赶去采样点,跟尚师傅一起四处寻找那几袋医疗垃圾。”张昭卿说,“医护人员很辛苦,为了让他们尽早下班休息,我们都会让他们先离开。我们再根据位置去收集垃圾。”找了很久,他们终于找回那几袋医疗垃圾。一看时间,已经是凌晨4点钟。
连日的核酸采样工作令司机班用车非常紧张。一开始,仅有一台车满足垃圾清运要求。每天,后勤保障部干事杨柳莺要协调罗湖医院、罗湖中医院、罗湖妇保院的车辆,提前做好合理的用车安排。
杨柳莺说:“最近几天,经后勤保障部罗利清主任多方协调,又增加了一辆能够回收医疗垃圾的车,用车压力稍微得到了一些缓解。”
采样现场,经常可以看到医护人员附近环绕着许多巨大的冰块。烈日炎炎,冰块能够为医护人员带来一丝清凉,是他们的“消暑神器”。据了解,这些冰块有一部分由深圳的爱心企业免费提供,每块重达200斤。每天,后勤保障部的总协调员都会事先和每个采样点确认好所需冰块数量,再协调厂家运送到现场。
补水饮料是保证核酸采样工作人员应对每天大量采样工作的“必需品”。后勤保障部每天都会将一箱箱饮料运送到罗湖医院集团物流配送中心的物资仓库,并且协调好车辆,方便物流配送中心随时调配车辆运送物资给各个采样点。
为了罗湖医院的员工能吃上菜品丰富多样的工作餐,后勤保障部特意让罗湖医院食堂研制了降暑饮品;还将食堂晚上提供自助餐的时间从原来的下午5点延长到晚上8点,方便一些刚结束核酸采样工作的医护人员就餐。
“特别是司机班,他们的工作量都是呈倍数增长。大家都任劳任怨,承担了人员以及所有物资运输工作。”后勤保障部罗利清主任介绍,加班加点干活,已经成为后勤保障部最近的工作常态。
“有同事到凌晨3、4点才下班,休息几个小时,早上8点又要准时回到工作岗位上,非常辛苦。但大家都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从来没有抱怨过。”
后勤保障工作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合理地临时调配资源,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配置十分重要。
因为要统筹调度所有的后勤工作,罗利清主任不敢提前休息,每天晚上等到科室所有人都安全下班,才放心入睡。身为一名14年党龄的老党员,她工作上时刻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着科室成员团结一致,勇担责任,共克时艰。
罗利清说:“希望通过我们提供的后勤服务,能够为奋斗在一线的核酸采样工作人员提供保障,成为他们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