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罗湖居民健康管理的“获得感”明显增强———足不出户可以享受到网络药师、健康管理师的全方位跟踪服务;到家门口的一个普通社康门诊看病,接诊的很可能是一位从国外被高薪聘请来的高水平全科医生,小病直接在社康解决……
在一系列变化背后,是罗湖区以“基层为重点”、“以健康为中心”、以医保基金“总额管理、结余奖励”为核心的医共体改革模式的“功劳”,它已经成为罗湖区医疗改革的一大特色。很快,罗湖居民还将享受到辖区内高水平三级甲等医院的服务。
本期访谈主题“全面推进健康罗湖”,罗湖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守睿率区卫生计生局、罗湖医院集团、东门社康中心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做客访谈现场,全面剖析了罗湖近年来在医改方面的策略,直面辖区居民代表,针对居民关心关注的医改热门话题,解疑答惑。
“天时、地利、人和。”王守睿用了经典六字来描述罗湖医改的启动。他指出,辖区群众希望拥有更优质的医疗资源,更好的医疗服务,医务人员希望在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梦想,罗湖的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也需要实现。“经过这么多年,我们也具有了一定的基础,有了一个能够承担起改革重命的优秀队伍,所以罗湖医改的成功来源于此。”
“罗湖的医改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对于罗湖医改追求的目标仍然还在路上。”王守睿认为,医疗改革绝对不是一个小的目标、小的志向,而是真正想通过罗湖医改为中国的医改乃至世界的医改探索出一条路,因此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应该继续走下去。
“罗湖医改不是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国家层面与各个地区都在探索,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有很多困难。”王守睿希望,社会各界要继续对罗湖医改给予支持、耐心和等待。
“在路上这几个字人们经常说,但这是我对罗湖医改的真切感受。”王守睿说,因为这是一条康庄大道,它的方向、道路是正确的,因为它带给我们的是真正使居民受益的健康,提升的是社会的整体健康水平,从而带动国家、民族的健康。
“医养融合”率先起步 满足老人们“个性化”养老需求
“罗湖医改不是站在医院这个角度怎么样把医院给做得更大、扩张更多,而是站在居民的角度考虑我们的医改能够给我们辖区居民带来什么样的获得感。”罗湖区卫计局局长郑理光介绍,因此罗湖医改目标明确了就是让我们辖区的居民少生病、少住院、看好病、少负担。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罗湖通过顶层设计,构建了三个共同体,一是责任共同体,即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组建罗湖医院集团;二是利益共同体,重构医保激励机制,探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三是健康共同体,高度融合医疗与公共卫生资源,做强做实社康中心。
公共卫生与初级医疗保健能力的提升也是罗湖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中之重。郑理光介绍,为充分发挥社康中心的公共卫生服务网底作用,罗湖从2016年3月开始选派区疾控中心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至辖区社康中心驻点工作。
同时,作为目前深圳唯一的全国“老龄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示范区”试点,罗湖“医养融合”上率先起步,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与深圳的养老服务体系相结合,搭建医养护一体化的立体服务体系,满足老人们“个性化”的养老需求。
“罗湖医改的目的不是做大医院,而是做实做强社康。”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说。社康中心人才队伍建设,是罗湖做强社康的着力点,尤其是全科医生缺乏的问题。为此,通过高薪招聘、规培学员招录、专科医生转岗全科医生培训等多种途径,增加全科医生数量,截止目前,罗湖全区共有全科医生296人,每万常住人口配备2.95名全科医生。
“我们现在的思路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更关注居民的健康。”孙喜琢举例道,“这次感冒高峰到来了,其他区紧张得不得了。我们罗湖区很容易感冒的高峰就过去了,为什么容易过去呢?去年秋天的时候我们给1.3万多个老百姓扎了流感疫苗,看来还是很有作用的。”
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透露,罗湖将很快拥有历史上第一所三甲医院。
“我们去年又给1.3万个老人扎了肺炎疫苗,今年肺炎相关住院减少了40%。”孙喜琢说,我们有几百上千个辖区老人本来可能会得肺炎住院救治、到医院接受医生的治疗,现在他没有得病,这就是我们罗湖的改革给我们广大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我们还要大批免费给我们的辖区居民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也希望大家能接受这项服务,可以将来少得感冒、少得肺炎、少痛苦。”孙喜琢称,作为政府的公立医院也是唯一政府出资的公立医院集团,我们是诚心诚意地为辖区居民健康着想,希望给大家提供全方位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
常年在基层医疗岗工作的罗湖区东门社康中心主任尹朝霞对于“强基层”的做法也深有感触。她介绍,目前罗湖已经制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标准,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相应的家庭医生服务标准,鼓励有偿签约,满足不同群体多层次的健康需求,截至目前,全区49家社康中心共签约家庭医生服务52万人,这意味着近一半的罗湖常住居民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居民通过手机下载健康罗湖A PP和家庭医生签约,在建立个人档案之后,系统就会生成医生的工作计划,同时通过手机A PP推送,提醒病人何时来社康中心检查。
网友提问:罗湖区委区政府对医改工作还是非常重视的,我想了解这几年罗湖区政府对于医疗卫生方面的财政投入是怎样的情况?
王守睿:罗湖区委区政府提出要全面推进健康罗湖,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大力倾斜,为促进罗湖医药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政府近年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切实保障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2014年政府卫生总投入达4.8亿元,2015年投入7亿元,2016年投入9.1亿元,2017年计划投入约11亿元,平均每年增幅达20%以上。
参加本期“罗湖振兴·大家谈”的嘉宾回答网友及观众提问
观众提问:我想问一下,比如像糖尿病、高血压这类的病人去医院开了一个月的药很不方便,有没有方法可以开几个月的药物?
尹朝霞:高血压、糖尿病要终身吃药的,如果病情平稳每个月都要到医院取药对老百姓来说很不方便,我们现在也在推行一个惠民政策,如果这些确实是平稳的病人而且也是在二级医院诊断明确的病人,我们可以开一到三个月,我们也叫长处方用药。目前推有八个病种,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前列腺炎、重性精神病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