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医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资讯 > 医院新闻 > 正文

深圳东门有张新名片!闹市中的社康,已成全国医改焦点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24日 08:58    作者:     来源:     点击:

“没来过东门,就等于没来过深圳!”

这句话,一直是用来形容深圳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东门。

最近两年,这句话有了新的含义:

这座社康中心,坐落于深圳罗湖区东门商业步行街的入口,门口总是人流如织,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都喜欢经过这里去购物,而对于关心医疗改革的全国考察者来说,街口这座社康中心才是他们真正想驻足的地方。

一个闹市中的社康,为何成为焦点?今天我们为你“玮玮道来”!

《玮玮道来》

专访深圳市卫生计生委主任罗乐宣

谈谈如何在这座实际管理2000万人口的

特大城市打造“健康深圳”

01

谈强基层

东门社康:“基层”强,则健康强

《玮玮道来》讲述的深圳医改,就从这个“大隐隐于市”的社康中心开始。

不是小社康,更像小医院

主播庞玮:我身后这个并不起眼的门面店就是在全国的卫生系统闻名遐迩的深圳东门社康中心,它是罗湖医疗改革的一个窗口和样板,那这样一个社康中心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我刚才在门口观察了一下,好像不像一个小社康,反而像一个小医院,看病的人还挺多的。

罗乐宣:对,这个社康中心是相对规模比较大的,一共七层楼的规模,除了配置有30多个医生以外,我们很多医院里的专家也在这里设了工作室,你看这有13个医生工作室,不仅仅是有罗湖医院集团的,还有的是来自辖区的市属医院。

解读:2015年8月,深圳罗湖区成立罗湖医院集团,将区属5家公立医院和23家社康中心整合成一个法人单位,促使集团内部主动“强基层”——加强社康中心建设,下沉医疗资源。东门社康中心,就是该集团下辖的一个区域性社康中心。

从“以治病为中心”

到“以健康为中心”

主播庞玮:那来医院看病的人少了,会不会给医院带来经营负担?

罗乐宣:(我们在医院集团内部)建立了一种叫做医保基金“总额管理、结余留用”的引导机制。比如说,你签约管理的是一百个人,这一百个人,按照去年的水平要支付1万块钱,今年如果是节约了,用了是9千,那么这1千块钱就可以作为结余,奖励给集团。

主播庞玮:病人用的越少,集团留下的就越多?

罗乐宣:对,这种激励措施,不仅仅是在医保的层面,还包括价格机制、财政引导机制等等几个方面综合成一个正向激励的机制,让集团和这家社康有积极性把病人管好提高到健康水平。这就是“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管理、健康促进为中心”的模式。

它的理念就是要让居民少得病少负担,能够让居民的健康水平提升,这个也是去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的整个医改和健康事业发展的总体方向。

解读:今年1月,国务院医改办明确出,在全国城市推广罗湖改革经验。深圳将在全市各区全面推广罗湖模式,组建15个左右的基层医疗集团。

02

谈补短板

要补资源和人才,更要增活力

首先要补资源不足的短板,特别是优质资源不足的短板。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十三五”期间新建改扩建的医疗卫生机构医院就有60家。

第二要补人才的短板,“十三五”期间,深圳要补充1.2万个医生,要增加2.5万张的床位。

第三是建高地,核心是依托“三名工程”的平台,使医院的医教研水平包括学科的创新能力都能够借助这个平台快速提升。

第四个要增活力,核心就是深化医改。

03

谈公立医院改革

港大深圳医院的最大不同在于

“去编制化”“去行政化”

港大深圳医院实际上是深圳市政府建设,交给香港大学运营管理的一个公立医院。我们借鉴了香港大学港方的一些管理理念和运营模式。这家医院在运营机制上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人事薪酬机制完全是去编制化去行政化的,在诊疗模式上把全科医生放在了医院的门诊,“先全科后专科”,而且门诊不像内地传统公立医院那样由病人点医生,而是采取团队服务。

04

谈卫生强市建设

构建广深医疗高地

打造40个创新平台

深圳卫生强市的目标定位是构建广深医疗高地,我们现在规划除了整体学科建设以外,还要打造六大类的40个平台,包括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生物医学、公共卫生体系、互联网+、中医药。同时,还将加强与名院名校的合作,建设20家大学直属附属医院,提高医教研协调发展水平。

资料来源:深圳卫视《玮玮道来》栏目

转载自深圳卫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