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概况

医院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文化 > 正文

因为慈悲,所以懂得 | 感动瞬间——说说照片背后的故事(二)

发布日期:2018年06月19日 14:44    作者:     来源:     点击:

日常的点滴小事

紧张的生死营救

与患者共同面对疾病的温情

投身医改下沉基层的感悟……

医务人员看似平凡的日常工作

背后往往有着许多不平凡的故事

和小编一起看图读故事吧~

因为,生命需要感动,爱需要被传递

第二个故事:因为慈悲,所以懂得

演讲者:鲁玲

南丁格尔说过: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然而护理人员却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理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是啊,多少个白天,我们奋战在救死扶伤一线,为救治生命争分夺秒;多少个夜晚,我们守护在病床旁抗拒死神,用智慧和真情托起生命的阳光,即使我们红润的脸颊被夜班的劳累所淹没,细滑的双手被繁杂的工作所侵蚀,也决不后悔,因为慈悲,所以懂得。

记得上个月的一个深夜,喧嚣了一天的城市终归平静,窗外的霓虹灯也慢慢暗了下来,而在新生儿科的病房正进行着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一个小宝突然血氧下降、心率减慢。“准备抢救、立即心肺复苏”随着医生的一声命令,我们赶紧吸痰、复苏囊加压给氧、胸外心脏按压……突然病情变化的小宝是白天刚刚出生的体重只有800克、巴掌大小的早产儿。因为早产,全身各脏器不成熟,不能维持自主呼吸,必须依靠呼吸机辅助呼吸,随时会有病情变化。经过大家一系列抢救处理,小宝的呼吸和心跳逐渐恢复了正常。

刚刚缓了口气,一声婴儿的啼哭又划破了夜的宁静——一个频繁呕吐、腹胀的肠梗阻患儿,不能进食,靠静脉营养,小宝又饿又痛,悽悽地哭个不停。我只能停下手上的记录,把小宝抱在怀里,轻轻的拍背安抚,慢慢的,小宝仿佛回到了妈妈温暖的怀抱,甜甜地笑了,好奇的眼神流露着只有婴儿才有的纯净,这也许是小宝在用她特殊的方式向护士“妈妈”表达感谢吧。此刻的我在这样一个凉如秋水的深夜倍感温暖,这不正是我们的职业价值所在吗?

有人说,医院是距离生死最近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每天上演着太多的悲欢离合。前不久,我科收治了这样一个小宝——他妈妈做了三次试管婴儿,终于怀上了他,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在小宝不到31周时妈妈胎盘早剥大出血,小宝一出生就生命垂危,几度停止心跳呼吸,但家长再三哀求:医生,救救我的孩子,求求您们,救救我的孩子!看着家属那因痛苦而扭曲的表情,还有那无助的眼神,我的心弦被拨动了,我深知自己肩负的重担,刻不容缓,立即投入了抢救中。复苏囊加压给氧,胸外心脏按压,建立静脉通道,血气分析,气管插管······心电监护仪上的数据闪烁着,我的心也随着监护仪的数据起伏······然而,经过我们6、7个小时的抢救,患儿还是停止了心跳。当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告诉家长,我们已经尽力了的时候,妈妈提出最后的要求——希望能抱抱已经陪伴了她7个多月的宝宝。我们含泪答应了。

我们轻轻地一件一件撤除小宝身上的呼吸机导管、心电监测仪、静脉通路、胃管…..护长亲自端来温水,给小宝全身擦的干干净净,换上崭新的衣服、包被,产科的护士把妈妈的床推至新生儿科,看到妈妈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把小宝搂在怀里时,我们的眼睛湿润了……是啊,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有很多无法攻克的难题,在有些疾病面前我们也无能为力。这时候,我更深切地体会到特鲁多说的这名话——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此刻,除了安慰,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都说我们90后外表光鲜,内心脆弱。其实太多的生死离别已经让我们明白生的意义及死的无奈,工作的磨炼已经促进我们成长,我们知道自己的使命,帮助病人是我们的责任,减轻痛苦是我们的义务,我们的职业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需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心、睿智的行动,需要我们学会感恩,只有心存感激,才能拥有博大的胸怀,只因心存慈悲,才能懂得。

亲爱的护理同仁们

让我们用仁爱之心抚平病人的伤痛

为生命之舟保驾护航

让我们用脉动的青春

谱写生命的赞歌,让青春飞扬!

来源:新生儿科

编辑整理:罗医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