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概况

医院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文化 > 正文

“做人,做护士,做天使”——深圳大连两地“白衣天使”持续守护健康誓言|深圳特区报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13日 11:04    作者:     来源:     点击:

“做人,做护士,做天使。”


从2008年到2022年14年间,“做人,做护士,做天使”活动自渤海之滨跨越到南海之畔,从大连市中心医院延伸至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两地“白衣天使”心手相连共同践行这一护理理念,一批批典型的护理人物、护理事迹不断激励着两地护理人员,将“做人,做护士,做天使”的理念深植心中,于平凡处铸就伟大精神。

2022年是第111个国际护士节,今年我国的护士节主题是“关爱护士队伍,护佑人民健康”。在“南丁格尔精神”指引下,拥有70余年发展史的大连市市属最大公立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与身处改革开放最前沿、因“罗湖医改”享誉全国的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在今年“5·12”国际护士节再度展开“做人,做护士,做天使”隔空对话,两所医院的护理队伍穿越2000多公里进行思想碰撞,共同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临床护理事业发展作出两地积极的贡献,既深刻诠释了2022年护士节主题,又融合镜印着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南北护理专业的经验交流和思想碰撞得以实现。


院长寄语

罗湖医院集团党委书记、院长孙喜琢:要有自觉维护居民健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今年,我国护士节的主题是‘关爱护士队伍,护佑人民健康’。这个主题及时周到,只有把广大的护士队伍关心关爱好了,才能更好地守护人民的健康。”在一年一度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罗湖医院集团党委书记、院长孙喜琢对全院的护理队伍发出问候,作出寄语和展望。

“今年从年初到现在,多地疫情反复,对在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确实是很大的挑战。医护人员是防疫工作投入力量最多、工作强度最大的群体之一。”孙喜琢表示,例如罗湖区人民医院的护理团队有的在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三区”一驻扎就是快两个月,有的时候一个晚上要紧急扫900栋楼进行核酸采样,从晚上通宵工作到次日早上8、9点。“目前,罗湖区人民医院还有190多位医护人员在健康驿站坚守。他们都为深圳的疫情阻击战贡献出了力量,非常需要得到关怀爱护。”
2014年,孙喜琢从大连市中心医院来到深圳罗湖工作,将他在大连开创的“做人,做护士,做天使”护士节品牌活动在罗湖区人民医院传承开展,今年已经是连续第14年。而自2015年开始的“罗湖医改”,也已在罗湖开花结果,持续至今已经7年。

“做人,做护士,做天使”,是护士节活动的主题,更是罗湖区人民医院和大连市中心医院对护理文化的深度诠释。“我们集团的护士有自己的特点。”孙喜琢表示,除了防疫工作,护士们在不同岗位还有大量的医疗工作,在预防、治疗、管理“防治管”一体化的各个环节,全力守护以罗湖区居民为主的人群健康。

孙喜琢指出,随着“罗湖医改”不断深化和健康宣教深入开展,预防疾病的理念早已经根植于全院护士团队的思维里,有力助推了罗湖区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素养的提升。

“护士这个岗位的职责非常重。在罗湖区人民医院,护士已经不是狭义的专科护理,而是广义的。大家都有一种自觉维护居民健康的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孙喜琢如是说。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护理团队
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持续升温

罗湖区人民医院护理管理团队合影

罗湖区人民医院护士在工作中


在这个鲜花盛放的5月,第111个国际护士节如期而至。在罗湖医院集团和罗湖区人民医院的坚强领导下,对于罗湖区人民医院护理部而言,过去一年经历了许多不平凡的时光。

在推进人文护理发展方面,建立18个人文关怀试点病房,让人文护理真正融入日常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在驰援防疫一线方面,面对疫情反复,始终坚定信念不放松,在几大口岸、火车站、驿站以及罗湖的大街小巷都活跃着罗湖区人民医院“大白”们忙碌的身影,他(她)们用不懈努力,一步步筑牢了防疫的“护理堡垒”。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是平凡的,然而护理人员却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借助现代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的名言,罗湖区人民医院的白衣天使们时常这样鞭策自己。

与此同时,护理团队时刻牢记集团倡导的“做人,做护士,做天使”护理文化,在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坚守奉献,不断擦亮罗湖区人民医院的护理品牌。


做有温度的护士

诠释人文护理精神


“办最富有人文关怀的医院”是罗湖区人民医院的愿景之一,为此该院大力推动人文护理建设,多措并举让护理工作更具温度。

“2020年至2021年,医院护理单元启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病房建设,先后成立18个人文关怀试点病房,加强关怀护理建设,延伸关怀护理内涵,打造关怀护理品牌。”罗湖区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闫俊辉介绍,去年4月,该院还选派护士长、护理骨干共8人前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进行人文关怀护理交流学习,护理团队带着先进经验在医院内建立护理人文关怀组织,包含制定护理人文关怀工作职责、相关制度、流程和标准,实施培训并组织落实,组织科室进行人文护理查房等,切实提升护理服务人文内涵。

人文关怀十要素、科室特色关怀服务……翻开《罗湖区人民医院人文关怀试点病房工作手册》,标明了各项人文关怀内容,时刻提醒医务人员关注患者的人文护理需求。

肿瘤科护士长艾桂兰直言,在人文关怀试点病房的建设中,更加懂得了如何更好地与病患沟通,从交谈深入到交心,做更有温度的护理工作。

有一次在肿瘤科查完房后,细心的艾桂兰发现,有一位患者侯女士的病床前总是冷冷清清。长谈后了解到,原来侯女士的丈夫与孩子长期在外打拼,很少来探望她。侯女士理解丈夫与孩子以工作为重,但也希望能够见到他们。

艾桂兰随即与侯女士家人取得了联系,并为她准备了一个惊喜。“祝你生日快乐!”在侯女士生日当天,除了插满蜡烛的蛋糕外,侯女士的丈夫与孩子也出现在了病房内。

得知是护士长亲手为她策划的生日惊喜时,侯女士紧紧地拉住了艾桂兰的手连声道谢。

通过这个具有人文关怀的举动,艾桂兰成为了侯女士的知心朋友。在艾护士长的带动下,其家人也经常来探望她。

从办理入院到进科室治疗,从顺利出院到出院随访……罗湖区人民医院人文护理建设贯穿患者治疗全流程,甚至延伸到患者家中,最终走进患者心里。


以“品管圈”为契机

助力护理质量层层攀升


由罗湖区人民医院护理部举办的“品管圈”项目比赛,早已成为了全院护理人员共同交流进步的优质平台。从2002年到2022年,“品管圈”已在罗湖区人民医院开展了整整20年,荣获国家、省、市三级奖项,形式多样、成果创新的项目层出不穷,促进医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升。

“2020年至2021年,护理团队共申报‘品管圈’项目38项,通过初评、中期汇报、成果汇报等环节,32项顺利结题。”闫俊辉介绍,其中,新生儿科和泌尿外科的3个项目荣获广东省第四届医院品管圈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奖;新生儿科1个项目获第九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三等奖;新生儿科、呼吸科、泌尿外科、消毒供应中心、客服中心的6个项目分别获第九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及多维品质管理工具大赛深圳赛区比赛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奖。

闫俊辉表示,“品管圈”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工具,是持续改进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手段,不仅创新了患者管理模式,还发挥了每一位“圈员”的能动作用。“大家通力合作、集思广益,从‘要我做的’固定模式转变为‘我要做的’积极心态,增强了工作责任感,解决了临床医疗和护理上的种种问题。每年的‘品管圈’项目还都根据当年实际情况有创新、有突破,持续提升了医疗护理质量。”


冲在抗疫一线
“白衣天使”化身“逆行战士”


白衣执甲,逆风前行。今年2月下旬寒潮来袭,罗湖区人民医院护理“大白”们坚守各核酸采样现场,由于久坐不动加之不断用酒精消毒手部,手被冻得近乎失去知觉;临近夏季气温抬升,许多“大白”在检测点工作一会儿就会汗流浃背。“大白”们披星戴月、战寒斗暑,克服一切困难保证采样任务圆满完成。

皇岗口岸、福田口岸、文锦渡口岸、沙头角口岸、莲塘口岸、深圳火车站;东门街道、桂园街道、南湖街道、笋岗街道;辖区内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在罗湖随处可见罗湖区人民医院护理团队的足迹。尤其是今年“0107”战疫中,罗湖区人民医院在满足医院正常运转的同时,最多时派遣了1200名医、技、护人员,负责辖区内130个采样点的采样任务,书写着战疫的“硬核”担当。

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罗湖区人民医院护理部先后调配97名护理人员前往皇岗口岸、福田口岸、文锦渡口岸和沙头角口岸,为深港跨境货柜车司机进行核酸检测。目前,罗湖区人民医院护理部仍负责文锦渡口岸、莲塘口岸、沙头角口岸货柜车司机和深圳火车站旅客的采样任务。团队采取24小时轮班制,确保采样工作全天顺利开展。




大连市中心医院护理团队
用温度用专业护佑百姓安康

大连市中心医院开展护理管理能力提升讲座

大连市中心医院护理团队在工作中


“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护士们数年如一日的辛苦从未消磨掉那份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因为热爱而选择的坚守。她们生而平凡,却各自有光,可以被称之为英雄。大连市中心医院护理团队践行医学誓言,打造和延续着独有的“做人,做护士,做天使”护理文化理念,以优质、高效、便捷、有温度的专业化护理,服务于众多病患。


人才培养发力

提升职业认同感、获得感


在护理教学、临床护士培养等方面,给予护士充分的职业发展支持,提升和培养护士们的职业认同感、团队融入感和职业幸福感。建立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培训体系,落实专科护士、护理专家、护理管理等多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掘与合理使用人才。鼓励和培养护士临床思维能力,提高职业认知和使命感,引导其以目标引领自我职业规划。

作为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大医中山学院国际护理学院等本科护理院校护理临床教学基地,护理教研室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体系与评价系统,对标一流大学附属医院,实行“一对一”导师制,举办师资培训及教师授课大赛等,提升师资力量和整体教学品质,提出的临床教学方法改革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项课题立项。广泛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举办护理创新大赛、新技术及专利申报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以科研促进临床,提升学科影响力。


科学管理赋能

提升团队凝聚力、竞争力


作为全院护理工作的指挥中心,护理部一直探索让团队管理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并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护理管理模式。从学科综合实力提升、管理模式创新、人才培养、科研教学等多方面着手,建立护理学科体系,持续推进全院护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深入践行7s管理,使规范成为习惯;开展PDCA质管项目、品管项目,不仅提高管理者的科学管理能力,且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和质量;举办护理学科大会,将护理学科建设理念与护理部发展思路、未来规划传输给每一位护理从业者,使全院上下统一思想、共同推进。举办“秉初心、聚合力、强管理,护理管理能力提升”系列培训,不断加强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意识、丰富管理理论、拓宽管理思路,全面提升护理管理水平和护士长岗位胜任力。


专业服务深化

推动护理多元化、人性化


“让患者满意是护理服务的根本,而感动患者则是人性化服务的真正体现。”护理部主任郑英花表示,作为护士应该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系统全面考虑患者需求,积极主动创新服务内容,为患者提供超越自身期待的专业和优质护理。

为此,大连市中心医院成立可视化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将晦涩难懂的医学知识、检查须知等制作成小视频、动画、图文资料等,让患者能够快速有效掌握相关知识;开设护理咨询门诊提供24小时健康服务,解决百姓疾病护理相关疑难问题;开展护理MDT研讨会,多学科合作、全方位护航病人护理;成立科普讲师团,深入学校、社区等开展科普讲座,惠及公众。

如今,大连市中心医院护士早已不再是惯性认知下的只会打针、发药,而是一群有知识、有技能、有担当的专业技术人员,是能为患者解除痛苦、抚慰心灵、助力快速康复的“专家”。


做人——对生命最朴实的尊重


当面对鲜活的生命时,护士会全然忘记其他,眼中只有即将发生的危险和可以全情做到的救护。她们知道,只要再努力多一点就是病人的全部希望,她们用自己最职业的行动表达出了对生命最朴实的尊重。

儿科护士马君一给哭闹的两岁宝宝进行留置针穿刺,刚看到意味穿刺成功的回流血液时,家长就松开了束缚孩子的手,疼痛的宝宝一下咬住了护士的手臂。此时如果松手可能导致穿刺失败,为避免再次穿刺,护士的手没有移开,手臂上却留下了一排血红的牙印。


做护士——真情关爱守护生命


护理工作没有太多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始终默默无闻地担当着守护生命的职责。打针、吃药、输液、采核酸,是每天不知道要重复多少遍的工作。但当这些小事与时间联系起来,坚持的力量使再琐碎的事情也变得伟大动人。

手足外科谭晓慧护士上门采集核酸被分配到妈妈家所在的小区,两岁的女儿通过声音辨识出母亲,她却“残忍地”拒绝了女儿的求拥抱。她说:“作为一名护士,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职责,我必须这么做。”


做天使——让爱常伴生命左右


护理的最高境界是助人自助,基于尊重、真诚、共情基础之上的助人,其实质就是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过程。

煤窑工人家中变故绝望而自杀未遂,耳鼻喉科护士丁美娜没有丝毫嫌弃。患者绝食,护士慢慢喂饭;患者绝望,护士轻声安慰;患者没有家属,护士悄然陪伴;患者终于声泪俱下地哭诉出了所有委屈并最终身心康复。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