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上午, 深圳市卫生计生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三名工程”全科医学研究团队——谢恩.托马斯教授、柯莱特.布朗宁教授、安德鲁.伊万斯、杨辉教授及澳大利亚蒙纳什大学养老护理研究方面专家斯蒂芬.伯吉斯教授到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及鹤年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参观。
据邱传旭院长介绍:“老年病医院收治的患病老人基本上是长期入住直至离世,他们把老年病医院当成生命最终阶段的居所。入住期间的养老费由老人或家属承担,医疗费用则由医保支付。非赢利机构在政策导向下收费普遍不高,大部分均由政府财政补贴。”
澳洲专家在福利中心参观了老人们整洁温馨的居住环境,体验了中心老人们怡然舒适的生活方式,不禁对中心老人的养老居住环境及生活方式竖起了大拇指。
在鹤年养老服务中心,专家们恰好碰到中心护理人员在为老人们组织活动,活动现场气氛十分愉悦。专家们对中心的社工、志愿者服务态度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并不禁感慨道:“中国老年人生活好开心、真幸福!”
为实地了解老人家们入住的感受,专家们特来到老人的床前,用中文—“你好”给老人们送上亲切的问候,并与老人及家属们高兴地握手交谈。专家们表示,能将国外的养老经验“本地化”,并得到入住者的称赞,这是非常好的。
在翠岭社康中心,恰好遇到朱飞奇副院长正为患有认知症患者检查评估,专家们询问了认知障碍专科每日的门诊量以及患者主要就诊方式。朱飞奇副院长介绍“患者主要是家属陪同前来就诊,每日评估诊断约8人;此外,认知障碍病房的医生还会每周到社区为老人进行认知障碍评估筛查”。
在交流过程中,常海鸥护士长在对澳洲的培训体系,如护士分层培训、课程设计方面向专家们提出了问题。勃朗宁教授强调“标准化培训非常重要,培训主要是面对面的授课方式,进行模块化培训;上门护士取得注册护士资格后,不仅要进行技能培训,更重要的是人文素养的培训,例如良好的沟通能力。”
在交流会上,三名工程的团长—托马斯教授提到,“面对人口老龄化,单靠政府支持无法满足社会快速增长的养老需求,未来养老该怎样做,没有清晰的答案,无论在深圳还是在澳洲,探索一个合适的养老模式非常重要。同时,基本医疗也要做强做好,要改变老百姓有病就到大医院就医的观念,要使基层医疗的观念深入人心。”
邱传旭院长总结说,澳大利亚养老护理服务经验丰富,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养老护理服务体系,值得我们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