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五谷杂粮,胃肠道的疾病相当多见,诸如溃疡、炎症、息肉、乃至恶性肿瘤。本地居民常见恶性肿瘤中,除去性别因素,肺癌、大肠癌和胃癌位列前三位,其中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增速最为显著,从上世纪70年代初的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
专家建议,到了一定年纪,体检建议都要查一查胃镜和肠镜,最好一起做,在加上肺部CT平扫排除肺癌,就可以把最常见的三大肿瘤都筛查一遍了。胃肠道肿瘤只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效果是非常好的。比如从大肠息肉发展成为大肠癌大约需要10余年,人们完全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去阻断息肉的癌变,为什么一定要拖到癌变肿瘤很大有症状了再去治疗呢。“早发现三个月,多活三十年”。
然而虽然许多老百姓谈癌色变。但是,对于医生进行胃肠镜检查的建议,依从性很低。胃镜肠镜总是和“痛苦”、“恐怖”等词汇相联系,老百姓对于体检胃镜肠镜检查接受度不足30%。不到万不得已,对于肠镜检查的第一反应依然是拒绝。殊不知,这就让潜在的胃癌大肠癌提供了快速成长的空间。
在欧美,对于五十岁以上的人群,胃镜肠镜检查都是常规体检项目,而且基本上都是无痛化。那么无痛胃肠镜是怎么达到无痛的呢?原来是麻醉医生全程在场,通过静脉全麻达到无痛的。检查前,麻醉医生注入短效的轻度的微量的静脉麻醉药,让体检者进入睡眠状态。检查中体检者在睡眠过程中,医生可以顺利、全面、仔细进行内镜检查,期间检查者没有恶心、反胃以及疼痛等感觉。检查完成后,停用麻醉药物,约5分钟体检者苏醒,观察15-30分钟后即可离开医院。说白了就是人在睡觉的功夫就做完检查了!很多做完无痛检查后醒来的体检者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做了吗?我什么感觉也没有啊!”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检查结束后反应都做了一个欢快甜蜜的梦。
目前,有很多公立的私立的体检中心,动辄上万的豪华体检套餐有很多,也动不动就是癌基因检测、PET等“高大上”的项目。建议,无痛胃肠镜、胸部CT平扫再加一些抽血化验的检查,已能覆盖大部分常见肿瘤的筛查,对于性别、年龄不同再做针对性的体检(例如女性妇科检查,男性查前列腺等),完全能做到亲民的价格完成最科学和完全的肿瘤筛查,希望更多的人能重视胃肠镜的检查,让肿瘤君滚得远远的!
一、5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无论男女,均应做一次胃肠镜检查。如有阳性发现(溃疡、息肉等),在做完治疗后均应定期复查。
二、 有食管癌、胃癌、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可将初检年龄提前到40岁甚至35岁。
三、 有不良生活习惯:抽烟、喝酒、饮食不规律或暴饮暴食或大鱼大肉,喜吃腌制食品和烧烤,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
四、出现消化道不适的人群,比如胃部不适,可表现为上腹痛、下腹痛、反酸、嗳气、饱胀等;肠道不适,可表现为下腹痛,大便习惯与性状的改变,比如每天排便一次变为排便多次,或者便秘、便稀、便血、鼻涕状黏液血便等。
五、正常体检时发现CEA、CA199等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升高,需要尽快做胃肠镜以进一步排查。
罗湖医院消化内科附设消化内科住院病区、消化内科门诊及消化内镜室等。现有医护人员54人,医生16人,护士38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7人,住院医师2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8人。2008年成为罗湖区重点学科,2005年被批准为广东医学院研究生硕士学位授权点,科室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梯队合理,有效地保证了医疗质量。
消化内科位于住院部17楼,有住院病房床位29张。年收治住院病人1000余人次。消化内科年门诊量近3万人次。消化内镜室位于门诊二楼,拥有近700m2现代化的消化内镜室,有4个内镜操作间、1个ERCP操作间。拥有Olympus、Fujinon、Pantax放大胃肠镜、超声内镜及小肠镜、近控床数字胃肠造影系统、全自动内镜消毒机等先进仪器设备,配有ERBE氩气刀系统,匹配先进的电脑网络系统,实现远程会议图象转播功能。内镜室年胃肠镜诊疗近20000人次,为深圳市最早开展无痛内镜及超声内镜、双气囊小肠镜、开展内镜诊疗技术最多单位之一。
消化道早癌诊断及治疗、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为我院消化内科的重点发展方向及优势技术。消化内科广泛开展了各种内镜下治疗术包括:消化道大出血内镜的各种治疗、食管支架置放术、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相关技术、胆道内支架置放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食管静脉曲张的结扎及硬化治疗、消化道早癌诊疗、超声内镜诊疗等,各种诊疗技术达到,市内先进或领先水平。
消化内镜室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多次承担国家、省级、市级科研项目,多次成功举办国内、省内消化内镜技术学术会议,在同行被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