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医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资讯 > 医院新闻 > 正文

洋医生在罗湖第四季之学生感悟——“同理心”一把心灵的钥匙

发布日期:2018年01月26日 08:52    作者:     来源:     点击:

对于刚结束三甲医院培训的我们规培生,专科思维在脑中已然根深蒂固。在全科培训的第一天,尹朝霞主任就给我们当头一棒,全科不等于其它专科的总和等等,跟我既往所认知的全科大相径庭,如果我们不用“全科思维”去诊治疾病,将成为知识广而不专的“山寨版”专科医生了!

非常庆幸能够参加澳大利亚专家的培训班,博戈里和杨辉两位专家的授课精彩生动,课堂气氛活跃,互动不断,加上尹教授基于我国国情的相关点评,无异于画龙点睛,我们收获颇丰。

最使我们触动的当属博戈理教授在就诊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同理心”。在我们教科书中经常提及到“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以患者为中心”等等,但是在我们实际操作中却大相径庭。

和往常一样,我们学习以SP表演的一个案例开始,患者以“头晕、心悸”就诊,心电图显示为“心房扑动”。可以说,全科医生病史采集全面、流畅,接诊堪称“完美”。

但通过专家点评,我们还是发现明显的不足,患者谈到近期单位要重组,而且反复询问全科医生他是否得了“心脏病”,遗憾的是,接诊医生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仍然按部就班的接诊。

其实,这就是“门把手后面的问题”,患者正是担心自己会得“心脏病”造成下岗而诱发了心律失常的发生。我们发现,我们差的不是技能,而是缺少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缺少同理心。

正如尹教授所说:“你这么处理患者,你觉得你会比心内科大夫强吗?如果不强,凭什么让患者信任你并和你签约呢?”而后博戈里教授给我们演示一下同理心,原来同理心仅是发自内心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

“同理心”即对人或事物的同情与理解之心,它像一把深深的插入人心的钥匙,帮助患者打开心扉,吐露真情;也像一把旋转的把手,让患者卸下心房揭开门后的故事;像冬天里温暖的一缕阳光,如大雪中送去的炭火温暖人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习是个不停歇的过程,医学知识可以通过不断的巩固和更新得到扎实。但缺乏一颗同理心无疑是与患者之间产生隔阂,以疾病为本,而非以人、以患者为本,并没有做到实际的关爱病人。

全科并非是所有专科的总和,解除身体上的痛苦固然重要,但如何打开患者的心扉解除患者心灵上的痛苦更为重要,在对患者“同理心”的处理上我们需要更加的锻炼。

END

编写:5+3规培生 韩莹 黄剑挺

审校:罗湖医院集团社管中心 尹朝霞

编辑:罗医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