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医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资讯 > 医院新闻 > 正文

“做人,做护士,做天使”|好好说话——天使的另一只翅膀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15日 09:24    作者:     来源:     点击:

好好说话

天使的另一只翅膀

-外四科 李晓妍-

护士的言语不仅是信息载体

更是一种治疗手段

对于有着三十多年护理工作资历的我而言

既是这句话的实践者、缔造者

又是见证者


2024年9月的一个晚上,在护理部组织的百天叙事护理活动中,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惠侨楼医疗中心的许梅老师,给我们在线上分享了一堂《如果声音看得见》的叙事护理课程。

在这个课程里,许梅老师用案例引导和启发我们从另一个视角另一个维度去审视我们该如何好好说话。

比如,当我们向病人进行宣教时,把“您听清楚了吗?”改成“我说明白了吗?”;当病人处于焦虑、担忧、恐惧和各种不适时,我们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我们的言语,一定在那些我们看不到的地方,给患者的身心以滋养。

还记得2023年岁末,科室收治了一位外院确诊的乳腺癌患者。

刚迈入不惑之年的她,因为工作、因为生活、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认知,在最初发现胸部有硬结肿块时不以为然,直到半年后肿块日渐增大,腋窝也出现了肿块才选择就诊。

肿块一经穿刺活检,病理报告就明确了不是好东西!在她拿着穿刺活检病理报告来到我们科住院治疗时,我们眼中的她,情绪是平静。

只是,当住院的第三天完成了全身全面评估,结果明确显示肿瘤已出现多处脏器转移,她不再平静了,尤其当她得知自己的病情已没有了手术机会,仅有化疗和免疫治疗,她流着泪向我们表达了放弃治疗办理出院的想法。

现代护理创始人南丁格尔说,一句鼓励的话,可以成为病人战胜病魔的力量。

在得知她想放弃治疗后,我来到了她的床前,计划和她聊聊。

首先,我说起了乳腺癌当前的发病现状、治疗手段和总体预后,说起了近十年来我们经手的一些复杂案例治疗后取得的效果,然后就说起了她的病情和治疗,说起了我们曾收治的那些和她一样病情的患者心路过程、治疗表现和良好结局。

刚开始,是我在说,她在听,慢慢地,她也说了起来。

说她延误看病的懊悔、说她的工作家庭情况、说她想放弃治疗的主要是原因是考虑经济条件,她们夫妻俩工作收入一般,虽然有医保,但这个病是个无底洞,儿子还在上初中,担心治病把家庭拖垮、连累儿子的成长......了解到她真实的想法,我说起了她治疗方案中可能得自付费用情况,说起了化疗潜在的不良反应和应对办法......

“我听医生的安排,明天就开始治疗。”当我终于听到她说这句话时,我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时间已悄然过去了三十分钟。

回想那三十分钟,如果声音看得见,我想我那三十分钟里的声音,一定是一抹暖阳、一道春光,让她充满了治疗的信心,看到了治疗的希望!

美国红十字会创始人克拉拉·巴顿曾言,护士的声音应该是病人最愿意听到的音乐。其实也不然,当我们的声音里失去了温度、失去了真诚和关爱,那一定是病人不愿意听的,甚至可能引发纠纷投诉的。

语言、药物、手术刀,医生的三大法宝。这句来自2400多年前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箴言,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其中,语言对病人的作用和影响依然至关重要!

好好说话

让我们的话语成为天使的另一只翅膀

助力守护病人的生命健康

是护理人的素养要求

也是职责所在


END

作者:外四科 李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