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医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资讯 > 医院新闻 > 正文

罗湖医院打造“儿童趣味病房”,让就医变成一场游戏冒险|暖心服务「金点子」⑦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6日 08:55    作者:     来源:     点击:

当听诊器变成“玩具”

当CT室变成“闯关密室”

医院不再是孩子们恐惧的地方

告别恐惧与哭闹



“我不要打针!我要回家!”这样的哭喊和挣扎,是儿科诊室里最常见,也最让人心疼的场景。数据显示,高达80%的住院儿童会出现消极行为,超过一半的孩子在出院两周后,仍被沮丧、焦虑等情绪困扰。

如何驱散孩子们心中的医疗阴霾?罗湖医院率先行动,将源自欧美的 “Child Life(儿童医疗辅导)” 理念与中国家庭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成功打造了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 “儿童趣味病房” 。

Part 1: 什么是“儿童趣味病房”?

这不仅仅是在病房里放几个玩具,而是一套科学、系统的服务体系。它的核心是关注疾病和住院经历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专业的干预,将陌生的、可怕的医疗过程,转化为孩子能够理解、甚至觉得有趣的游戏体验。

在北美和加拿大,已有超过470个医疗组织设有Child Life项目,它已成为优质儿科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罗湖医院借鉴这一先进理念,旨在从根本上降低儿童因医疗活动而产生的焦虑、恐惧和疼痛,守护他们纯真的童心。

 

Part 2: 四大“游戏化”妙招

化解就医恐惧



1. 组建“游戏力”满格的专家团队

医院组建了一支跨学科的“金点子”团队,核心力量包括:儿科主任、护士长、2名受过专业儿童游戏治疗训练的儿童心理行为专科护士,以及多名经验丰富的儿科护理骨干。他们既是医护人员,也是孩子们的游戏玩伴和心理守护者。

2. 打造一个“解忧”游戏空间

一个相对安静、专属的游戏室是“趣味病房”的心脏。这里摆放着孩子们最爱的绘本、玩偶、黏土、绘画工具,还有特别的医疗游戏包。在这里,孩子们可以通过自由玩耍释放压力,辅导师也能在互动中与孩子建立信任的桥梁。

3. 情景模拟:

让“可怕”的检查变“闯关”

这是最具魔力的环节!针对磁共振、CT、肺功能等让孩子恐惧的检查,团队设计了丰富的医疗游戏:

· 角色扮演:孩子们可以使用真实的(已消毒)注射器、套管针等医疗器械,给玩偶“打针”、“治病”,在扮演“小医生”的过程中熟悉流程,获得掌控感。

· 流程闯关:通过“视频脑电图大闯关”、“我是采血小能手”等游戏,提前演练检查步骤,疏导紧张情绪。当支气管镜检查变成一次“太空探险”,孩子的配合度自然大大提高。

4. 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让关爱环绕

医院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如深圳市护士协会、康宁医院音乐治疗团体等,共同举办如 “龙舟骨韵,童心共鸣” 等主题团体活动,为孩子们建立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让他们在分享和表达中疗愈心灵。

Part 3: 暖心细节

构建全方位人文关怀

除了核心的游戏辅导,“趣味病房”的关怀体现在每一个细节:

· 家庭式关怀:对于多孩家庭,医院提供兄弟姐妹就诊绿色通道,并尽力安排 “家庭病房” ,减轻家长奔波与焦虑。

· 周末护航:针对周末就诊高峰,增派医护人员,优化流程,缩短等候时间。

· 安全第一:所有游戏教具均制定了严格的使用和消毒流程,确保院感安全。

Part 4: 成效显著

患儿和家长齐点赞

自“儿童趣味病房”推行以来,收获了令人欣喜的成果:

· 患儿更轻松:患儿入院后的焦虑评分显著降低了20%-30%,哭闹减少了,笑容增多了。

· 家长更安心:家长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同时也学到了如何更好地关怀和照料生病的孩子。

· 医院更温暖:儿科住院满意度攀升至95%以上,和谐医患关系成为常态。

Part 5: 未来可期

打造儿童友好型医院新标杆

罗湖医院“儿童趣味病房”的实践,为全国儿科服务升级提供了宝贵范本。它成功塑造了临床护理、儿童心理、专业社工“三元整合” 的创新模式,不仅优化了医患关系,也提升了医院的人文形象与品牌美誉度。

在这里,医院不再是冰冷建筑的代名词,而是一个真正懂得、真心关爱孩子的“儿童友好型”空间。游戏与关爱,正成为治愈过程中,最温暖的一味“良药”。

参考文献:

[1]Godino-Iáñez María José, Martos-Cabrera María Begoña, Suleiman-Martos Nora, et al. Play Therapy as an Intervention in Hospitalized Children: A Systematic Review[J]. Healthcare,2020,8(3):239-251.

[2] 顾莺,赵秀芳,吴小花,等.儿童医疗辅导实施者培训方案专家共识[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24,19(05):332-336.

[3] B Romito, Jewell J, Jackson M. Child Life Services[J]. Pediatrics, 2021, 147(1).

[4] Brandon-J Wong, Lee Rebekah-Jihae, Saragossi Jamie, et al. Inpatient Care Team Views on Child Life Services: A Scoping Review.[J]. Hospital pediatrics, 2022.

[5] SILVA R D M,AUSTREGESILO S C,ITHAMAR L,et al.Therapeutic play to prepare children for invasive procedures: asystematic review[]], Jornal de Pediatria,2017,93(1):6-16.

[6] CALEFFI CC,ROCHA P K,ANDERS 」 C, et al. Contribu-tion of structured therapeutic play in a nursing care model forhospitalised children[J]. Revista Gaúcha de Enfermagem,2016,37(2):e58131.

[7]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Child Life Council and Committee on Hospital Care, Wilson Jerriann M, Child life services[J]. Pediatrics, 2006,118(4):1757-1763

[8] 余静.儿童医疗辅导在儿科领域的研究进展[J].心理月刊,2024,19(18):218-220.DOI:10.19738/j.cnki.psy.2024.18.067.

[9] 丁建华.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沙盘游戏治疗儿童焦虑障碍的效果分析[J].华夏学,2021,34(5):144-147

[10] 程苗苗,郭晓岚,卫攀,等 . 曼陀罗绘画疗法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J]. 护士进修杂志,2021,36(16):1496-1500.

[11] 岑凯媚,王玉正,罗非 . 曼陀罗绘画疗法对负性情绪的调节效应 [J]. 医学与哲学,2022,43(2):65-68.




来源:儿科

编写:余夏敏

编辑整理:罗医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