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一个隐藏在背后默默供应无菌物品的科室,也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关键环节。
有效的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感染扩散,降低医院内感染发生率。
如果说手术室是医院的心脏,那供应室就是手术室的心脏!
消毒供应室位于在医技楼一楼东侧,使用面积约600㎡。
虽然面积不大,也很少有人知晓,但是已经为罗湖区及罗湖区以外127家医疗机构提供复用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
区域划分为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生活区。
从器械的回收、清点、清洗、消毒、核对包装、灭菌装载、卸载发放,每天承载着大量复用器械的周转灭菌工作。
部分复用器械做到早出午归,周转速度快,从而给临床科室使用带来更大便利。
近年来医院飞速发展,回收各科室的器械上升趋势显著,各环节需求量大增。
我们科室对应购置了多种设备加以应对,各种妇科、泌外精密仪器、贵重镜头等动辄几万十几万的器械会被冠以“婴儿”称呼进行格外小心处理,而骨伤科的植入物器械也被加以保护。
上半年院引进的骨科专家团队尤其引人瞩目,在此期间开展了一系列的推动医院骨伤科发展的项目,而我们供应室也见证了这一科室的成长。
膝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在骨科手术中实属难度高、强度大。
现在我们科室几乎每天都有接收到此类器械,从而填补了罗湖医院集团在此项技术上的空白。
朦胧的记得有一天晚上9点多,突然护士长按照应急预案@了相关同事,通知有一台急诊手术要做,所用到的器械即将送达我们科室,当时各自早已下班回家。
为了满足临床工作顺利进行,立即响应了科室应急预案,调动了就近包括我在内的3位同事立即赶到科室进行准备工作,乘坐最快的交通工具抵达,尽可能的为手术器械争取最短时间。
上半年院引进的骨科专家团队尤其引人瞩目,在此期间开展了一系列的推动医院骨伤科发展的项目,而我们供应室也见证了这一科室的成长。
这台急诊手术所用到的工具钢板等植入物就多达200多件,重达20KG左右,密密麻麻的钢板螺钉看的眼花缭乱。
从登记到清点我们的大姐认真的数着、核对着,然后上机洗、消毒程序,整个程序需要约56分钟。
这也是设备必走的程序,清洗消毒后就来到了检查包装区。
如此复杂、沉重的器械我们科室已经见怪不怪,在这个女多男少的科室,小女子们已经成功的晋升为女汉子,娇小的身躯已经被磨练出来。
有时候自己都嘲讽:“我现在的力气快赶上男生啦,以后能不能嫁的出去喔。”
我就说道:“认真工作的女生最美啦,怎么可能嫁不出去,假如时光倒流……”
女汉子发话了:“但是在这里没有假如,只有认真、负责。”
我听完这句话双手给了个赞,然后看着女汉子认真检查着清洗质量,接着进行清点复核,临床的“三查七对”。
在我们这里是“双人核对”外加后续复核,整个流程就是确保无菌物品合格完好的呈现在手术台上。
包装过程严格按照灭菌规范进行,偶尔用旁边的电子称称下器械包重量。
因为消毒规范有规定,每一个灭菌包的种类和体积应符合标准,器械重量不宜超过7Kg,而大型器械重量则要控制在14Kg。
每个器械有对应的灭菌程序,体积不宜超过30cm x 30cm x 50cm,如此严格只为保证灭菌的合格。
听着器械碰撞产生的清脆响声,很难想象这么复杂的器械是如何被利用的恰到好处。
几分钟过后加急包顺利到装载灭菌环节,我熟练的操作着系统将加急包进行登记装载,最后启动了灭菌程序,这时紧张的心稍微放松。
70分钟后一个带着使命的器械包出炉,先观察了化学监测与物理监测,确认合格后培养上生物监测。
按照紧急放行条件第一时间联系了手术室进行取包,三人小组在预案内完成了此次任务。
器械从进入科室到送达手术室用了约150分钟,这也是我们科室最快的“绿色通道”。
这种加急情况在我们科室已经司空见惯了,我们也一直在默默的为临床科室保驾护航,守护着医院的医疗安全。
在惊叹现在医疗技术发达的同时也在为患者感到欣慰,如此以来可以为患者减轻痛苦、少负担、看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