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广东省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深圳的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和公立医院改革经验分别在大会上介绍,获得充分肯定。根据全国和全省最新的医改精神,下一步深圳的医改将重点做些什么? 30日,我市召开2017年全市医改政策培训班,进行了部署。
副市长吴以环,市政协副主席、市医管中心主任王大平等出席了会议。
国家和省均已明确在城市主要推广罗湖医改经验。深圳市卫计委主任、市医改办主任罗乐宣在昨天的会上表示,今年我市将要推动各区至少建立1家基层医疗集团或紧密型医联体,通过强基层、保健康,实现少看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的“三少一好”目标。
今年我市将在北大深圳医院、深圳市眼科医院、南山区人民医院、罗湖医院集团4家老医院开展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图为北大深圳医院手术室护士正在核对、处理标本。(本报资料图片)
罗湖区以“基层为重点”、“以健康为中心”、以医保基金“总额管理、结余奖励”为核心的医共体的改革模式得到了国务院医改办和广东省的充分肯定。改革后,罗湖医院集团向社康中心下沉医务人员增加35%,社康中心诊疗量增长95.6%,占总诊疗量的比重由51.5%增加到63%。
今年我市将全面推广罗湖经验,推动各区至少建立1家基层医疗集团或紧密型医联体,即以行政区、管理区或若干个街道为服务区域,由1家三级综合医院牵头,若干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康复护理机构以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共同组成的紧密型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
通过此项改革,以集团化管理方式打通区属医疗卫生机构资源优化配置通道,构建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责任共同体、服务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构建院前预防、院中诊疗、院后康复的完整医疗卫生服务链条,保障辖区居民获得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此外,通过推进财政补助(分级分类补助,降低三级医院普通门诊补助,提高社康中心基本医疗补助)、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总额管理、结余奖励)、医疗收费制度改革(分级收费),促进医院自觉将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主动做好预防保健和分级诊疗工作。
做实家庭医生是促进分级诊疗的重要一环。我市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为重点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扩面提质,目前全市623家社康中心组建了1909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累计为近80万户家庭、270万市民提供签约服务,其中,重点人群48.24万人,签约率达到61.3%,提前实现国家和省2017年目标。
今年,我市将继续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做实家庭医生服务,让市民平时健康得到及时有效的管理,实现“少生病、少住院、少花费、看好病”。
今年,我市将出台社康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社康机构的建设标准和规模数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康中心建设,引导门诊部、诊所、医务室转型升级为社康中心或社康站。鼓励社会力量在人员密集的功能区、商务区设立医务室、社康站、专科诊所等便民医疗机构。同时出台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标准、家庭医生认证标准,建立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财政补偿、收费、考核以及激励机制。
我市也制订了今年家庭医生扩面提质的具体目标:今年将新增100家社区健康服务机构,推动在每个街道建设1家一类社康中心;在300家以上社康中心建立专科医生工作室;新增全科医师600名;新增100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新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30万人;每个区(新区)户籍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50%以上,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70%以上;新增家庭病床1000张。
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我市今年将着力推动市、区公共卫生服务资源下沉,与基层医疗集团紧密协作,实现防治结合。
近年来,通过医改,我市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根据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我市实施了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干预,以及吸毒人员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等47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制定实施28项免费卫生计生服务项目规程,常住人口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70元。开展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健康促进等示范创建活动取得显著成效,高血压患者管理人数32.1万,规范管理率77.9%;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数11.2万,规范管理率78.7%;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3.4万,规范管理率83.8%;市民健康素养水平10.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今年,我市将通过量化考核,推动公共卫生服务转型升级。包括将制定公共卫生机构运营绩效评价制度,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导评价机制,实施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责任清单制,制定和实施28项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标化工作量,以此为“工分”,核算社康公卫绩效。
此外,我市率先在国内向社会公开发布“流感指数”、“登革热指数”、“感染性腹泻易感指数”的基础上,今年还将制定和发布各区公共卫生安全指数。
深圳特区报讯 在新建医院全面综合改革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将在北大深圳医院、深圳市眼科医院、南山区人民医院、罗湖医院集团4家老医院开展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落实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岗位设置、人员招聘、收入分配等运营管理自主权。
据悉,今年,我市将推进公立医院编制管理方式改革,推动实施公立医院人员总量管理。完善公立医院工作人员工资总额核定办法,深化内部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改革,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加快建立以知识和技术价值为导向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同时,推进医院管理团队职业化建设,完善公立医院院长选拔任用、绩效考核、问责追责机制,探索实行院长薪级制、目标年薪制。